经济改革的“拉弗曲线”与“成本—收益”分析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3-68,共6页
Academic Research
参考文献3
-
1俞可平.何谓“搭便车”——奥尔逊的利益与团体理论介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03).
-
2王芬吉.近年来我国财政补贴情况介绍[J]南开经济研究,1990(01).
-
3费景汉,B.雷诺兹,詹小洪,吴亚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合理顺序的探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6(6):1-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8
-
1虞崇胜,李艳丽.实现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内在平衡[J].长白学刊,2007(5):37-40. 被引量:5
-
2吴敬琏.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1987,22(2):3-14. 被引量:20
-
3陈东琪.论社会主义的竞争市场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4):27-33.
-
4邓念国.公共政策执行系统价值取向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5):692-696. 被引量:6
-
5李艳丽.张力与互动:政治亚文化对政治稳定的积极功能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5):12-15. 被引量:8
-
6李丙红.中国政府人力规模增长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理论探讨,2011(1):159-164.
-
7王树亮.政治亚文化:冲突与和谐循环论[J].学术界,2010(12):38-44. 被引量:4
-
8李萍.从粗放到集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J].新疆财经,1996(3):8-11. 被引量:1
-
1王晴.供应学派经济学不是拉弗曲线[J].经济学动态,1985(6):59-60.
-
2徐开金,蔡保国.厘清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理解科学发展观[J].生产力研究,2007(20):1-2. 被引量:1
-
3李星.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探析[J].现代商业,2008(5):29-30. 被引量:2
-
4白耀军.供应学派、拉弗曲线与积极的财税政策[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4(3):89-91. 被引量:1
-
5甘小军,王翚.供给学派税收理论简介[J].科技广场,2008(4):157-159. 被引量:5
-
6韦星宇.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J].时代金融,2016(23):15-16. 被引量:3
-
7沈开艳,杨亚琴,汤蕴懿.关于“营改增”改革问题的深化研究[J].全球化,2014(7):58-71. 被引量:6
-
8谢安忆.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逆向选择效应[J].经济师,2008(6):68-69.
-
9外论摘译[J].前线,1998(9):55-56.
-
10吴航,寿徽.个税减、消费增——用模型反映个税调整与消费变动的关系[J].中国统计,2007,22(2):49-5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