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淮海平原的节水农业问题(重点讨论黄河以北地区)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黄河以北地区的气候水文条件后,指出了大气蒸发过强是该区必须实行“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在目前地下水位较深条件下,利用“土壤水库”截留汛期雨水是有重要意义的。增加肥料投入也是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
陈志雄
赵其国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6-199,共4页
Soils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节水
雨水
利用
农业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6
1
王遵亲,陈正宜,王毓云,王重九,周明枞,黎立群,王绍庆,罗修岳,林恒章.
黄淮海平原天然文岩渠流域农业发展战略和综合治理开发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8(2):1-5.
被引量:2
2
周凌云.
封丘地区雨养麦田的水分供应和产量潜力[J]
.土壤学报,1993,30(3):297-303.
被引量:20
3
石峰,CHEN,Nan-yue.
关于绿色GDP核算的几点思考[J]
.生态经济,2005,21(3):88-90.
被引量:3
4
姜文来,王华东,于连生,刘仁合.
北京市水资源价格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4,10(5):22-23.
被引量:11
5
王姝.
浅谈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GDP)意义[J]
.农业经济,2005(8):62-62.
被引量:3
6
司徒淞,张薇.
试论黄淮海平原的节水农业[J]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5(3):10-14.
被引量:8
7
田济马,毛任钊,松本聪,山崎素直.
黑龙港地区盐碱地演变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5,32(2):228-234.
被引量:4
8
魏由庆.
从黄淮海平原水盐均衡谈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和将来[J]
.土壤学进展,1995,23(2):18-25.
被引量:33
9
姜文来,王华东.
我国水资源价值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1-5.
被引量:31
10
团体著者,中国化肥区划,1986年
引证文献
7
1
周凌云.
封丘地区雨养麦田的水分供应和产量潜力[J]
.土壤学报,1993,30(3):297-303.
被引量:20
2
隋鹏,陈源泉,张飞飞,王彬丽,高旺盛.
基于超采地下水资源生态代价的农田效益绿色核算——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3):218-221.
3
隋鹏,陈素英,陈源泉,王彬丽,高旺盛.
黄淮海地下水亏水区农业生产用水生态代价评估——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178-181.
被引量:5
4
赵炳梓,徐富安.
土壤水分调控途径与土壤特性关系的探讨[J]
.土壤,1998,30(6):311-314.
被引量:3
5
白由路,李保国,石元春.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分布与管理研究[J]
.资源科学,1999,21(4):66-70.
被引量:25
6
周凌云.
封丘地区小麦耗水量与水分利用率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S1):57-61.
被引量:11
7
徐富安,赵炳梓.
封丘地区粮食生产水分利用效率历史演变及其潜力分析[J]
.土壤学报,2001,38(4):491-497.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李保国,李韵珠,石元春.
水盐运动研究30年(1973—2003)[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z1):5-19.
被引量:22
2
周尧治.
亚热带红壤水分动态初探[J]
.作物研究,2002,16(S1):266-268.
被引量:1
3
白由路,李保国.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状况的数值分类[J]
.土壤通报,2001,32(z1):8-13.
被引量:19
4
张世熔,黄元仿,李保国,胡克林.
近20年间黄淮海平原典型区盐渍土性质的对比分析[J]
.土壤通报,2001,32(z1):14-17.
被引量:7
5
郭长城,刘孟雨,陈素英,张喜英.
太行山山前平原农田耗水影响因素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途径[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55-58.
被引量:18
6
王艳玲,刘翠英,徐江兵,姜灿烂.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分析[J]
.土壤通报,2015,46(2):334-340.
被引量:5
7
卜玉山,苗果园,周乃健,王建程,邵海林.
秸秆与地膜覆盖玉米农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兼评回归等值线法的应用[J]
.土壤学报,2004,41(5):795-802.
被引量:32
8
张宝林,陈阜.
晋西旱塬地覆盖耕作农田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5,20(3):57-61.
被引量:8
9
张立新,吕殿青,张文孝.
渭北旱塬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氮磷增产效应评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13(2):39-44.
被引量:4
10
李朝生,慈龙骏,于春堂,杨晓晖,王忠,白飞.
沙漠—河岸过渡带土壤养分与盐分的空间变异[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4):643-647.
被引量:8
1
旱地耕作抗旱技术要点[J]
.乡镇论坛,2016,0(17):27-27.
2
李石琳,刘钰,付强,蔡甲冰,张宝忠.
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农田系统水分利用率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4,33(3):115-118.
3
李新平,李素俭.
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动态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7,3(1):74-79.
被引量:12
4
杨立庭,龚学臣.
冀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4):30-34.
5
李晶辉.
浅谈玉米遇涝灾后的田间管理[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5):110-110.
被引量:2
6
刘洪涛,杜亚光.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J]
.治淮,2000(9):30-31.
7
来剑斌,王永平,蒋庆华,王金栋,王全九.
土壤质地对潜水蒸发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6):153-157.
被引量:25
8
张正云,汪文辉.
浅谈膜侧“双低”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J]
.农业机械,2009(22):62-63.
被引量:1
9
陈尚谟.
旱区施肥量与农田水分利用率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1994,15(4):12-15.
被引量:9
10
杜红志.
整治“水口袋”,建设大粮仓[J]
.治淮,2010(8):6-7.
土壤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