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叶感官审评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被引量:
22
The fault in sensory evaluation of tea and a proposal for improv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食品感官评价的特点,介绍了茶叶感官审评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阐述了当前茶叶感官审评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
傅志民
机构地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China Tea Processing
关键词
感官审评
茶叶
感官评价
食品
改进建议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5
同被引文献
339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07
参考文献
5
1
陆建良,梁月荣,龚淑英,顾志蕾,张凌云,徐月荣.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02,22(1):57-61.
被引量:155
2
霍红.
模糊数学在食品感官评价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6):185-188.
被引量:157
3
龚淑英,张琳洁.
对中日感官审评茶叶方法与特点的比较和思索[J]
.茶叶,2002,28(3):159-161.
被引量:11
4
梁俐俊.
茶叶感官审评的评分方法[J]
.福建茶叶,1999,22(4):14-15.
被引量:12
5
张利平.
减少茶叶感官审评误差的方法[J]
.茶业通报,1999,21(3):35-3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梁月荣,罗德尼.毕.
发酵对茶汤冷后浑的影响(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131-137.
被引量:1
2
梁月荣,Rod Bee.
提取温度对茶汤冷后浑和雾霾度的影响(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138-145.
被引量:2
3
梁月荣,Bee.,R.
pH对红茶冷后浑粒子形成和固形物提取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21(5):525-532.
被引量:6
4
梁月荣,Bee.,R.
糖类和骤冷对红茶冷后浑形成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21(5):519-524.
被引量:7
5
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
陆旋.应用统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7
Amerine M R, Doessler E B.1981. Wines. Theirs sensory Eualuation, 2ded, Freeman, San frauisco.
8
Bauman H E, Tallbert C. Why quality assurance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plant management[J]. Food Technology,1984,38(c),101-102.
9
Beckley J P, Krolc D R. Searching for sensory research excellente[J]. Food Technology, 1996,50(2):61-63.
10
Cardello A V. Food Quality:relativity context and consumer expectations[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1995,(6): 163-170.
共引文献
325
1
张国印,陆启玉.
模糊综合评判在热风方便面感官评定中应用[J]
.粮食与油脂,2006,19(11):20-21.
被引量:18
2
许勇泉,尹军峰,沈丹玉,王江丽,罗红燕,郑华骞.
武夷岩茶饮料最佳浸提参数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6):1143-1149.
被引量:8
3
张瑞莲,袁海波,尹军峰,许勇泉,陈建新,汪芳,王志岚,杨宇宙.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2010,30(4):287-294.
被引量:22
4
常虹,周家华,赵智远,赵丽芹,谢敏.
干燥条件对栗蘑脆片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256-261.
被引量:5
5
郭庆海,王世平,杨天仪,周君弼,朱丽娜,王昭明,王选民.
杀菌方式对枸杞原汁室温贮藏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4,31(4):447-450.
被引量:5
6
王文杰,黄建琴,吴新荣,王宏树.
人工添加色素茶的鉴别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4(4):39-41.
7
曹利江,任辉,黄河.
模糊综合评判在啤酒生产市场调研的应用[J]
.酿酒科技,2005(3):93-94.
被引量:13
8
王文杰,罗守进,黄建琴,张立平,吴新荣,王宏树.
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1):37-42.
被引量:21
9
谭平,廖晓科.
复合酶对绿茶饮料质量影响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5,21(2):63-65.
被引量:3
10
孙庆磊,梁月荣,陆建良,叶倩.
不同浸提方法对茶汤品质的影响[J]
.茶叶,2005,31(2):91-94.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339
1
曾晓雄.
“冷后浑”的形成与转溶[J]
.茶叶通讯,1989(3):42-44.
被引量:33
2
张青,王锡昌,刘源.
GC-O法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9,30(3):284-287.
被引量:53
3
张洪霞.
基于稻米力学指标主成分分析的质量评价模型[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51-255.
被引量:21
4
洪涛,黄遵锡,李俊俊,唐湘华,慕跃林,许波.
普洱熟茶和生茶香气成分的提取和测定分析[J]
.茶叶科学,2010,30(5):336-342.
被引量:33
5
高蕙文,杨春芳.
茶叶感官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292-1295.
被引量:10
6
程焕,贺玮,赵镭,胡小松,吴继红.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75-380.
被引量:54
7
史波林,赵镭,支瑞聪,席兴军,朱大洲.
应用电子鼻判别西湖龙井茶香气品质[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2):302-306.
被引量:41
8
苗爱清,吕海鹏,孙世利,王力,庞式,赖兆祥,曾琼,林智.
乌龙茶香气的HS-SPME-GC-MS/GC-O研究[J]
.茶叶科学,2010,30(S1):583-587.
被引量:92
9
李晓丽,何勇.
基于多光谱图像及组合特征分析的茶叶等级区分[J]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S1):113-118.
被引量:20
10
杨福增,杨亮亮,田艳娜,杨青.
基于颜色和形状特征的茶叶嫩芽识别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S1):119-123.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22
1
武咸春.
大数据技术在茶叶审评课程教改中的应用[J]
.商情,2019,0(38):179-179.
2
高蕙文,杨春芳.
茶叶感官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292-1295.
被引量:10
3
程焕,贺玮,赵镭,胡小松,吴继红.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75-380.
被引量:54
4
王同和,胡敏,张久谦,李宏.
名优绿茶感官品质相关因子分析[J]
.茶叶科学,2008,28(1):33-38.
被引量:20
5
潘周光.
茶叶梗茎剪切特性与嫩度关系的试验研究[J]
.茶叶科学,2008,28(6):425-428.
被引量:6
6
占茉莉,李勇,魏益民,潘家荣,钱和,姚卫蓉.
应用FT-IR光谱指纹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溯源茶叶产地的研究[J]
.核农学报,2008,22(6):829-833.
被引量:28
7
张丽晶,林向阳,ROGER RUAN,张宏,朱榕壁,吴佳.
绿茶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优化[J]
.食品与机械,2010,26(2):143-147.
被引量:13
8
郭丽,蔡良绥,林智,王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白茶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9):1606-1610.
被引量:48
9
赵红波,谭红,杨鸿波,宋光林,史会兵,刘勇.
地理标志产品-茶叶及其利用近红外光谱研究的进展[J]
.中国酿造,2012,31(2):17-20.
被引量:1
10
李宏,刘锐萍,张克义.
食品感官检测实验室评审方法的研究[J]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21(1):39-4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07
1
廖金燕.
西湖龙井区块链溯源体系设计[J]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2020(2):199-207.
被引量:2
2
夏魏,刘志,邵圣枝,聂晶,李祖光,袁玉伟,Karyne M.Rogers.
茶叶与产地环境中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
.核农学报,2020,34(3):573-581.
被引量:17
3
戴前颖,夏涛.
“茶叶审评”课程的标准化建设[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5):109-114.
被引量:1
4
武咸春.
大数据技术在茶叶审评课程教改中的应用[J]
.商情,2019,0(38):179-179.
5
高蕙文,杨春芳.
茶叶感官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292-1295.
被引量:10
6
程焕,贺玮,赵镭,胡小松,吴继红.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75-380.
被引量:54
7
常硕其,张亚莲,李赛君,郑红发,黄怀生,刘淑娟,黄仲先.
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Ⅱ优质绿茶品种[J]
.茶叶通讯,2008,35(3):16-20.
被引量:8
8
刘巍,战吉宬,黄卫东,李德美,刘国杰.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葡萄酒原产地辨识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S1):374-378.
被引量:19
9
石志红.
铜仁地区春茶不同时期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比较[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46-47.
被引量:1
10
钱和,宁炜,顾林平,黄争鸣,马惠民,蒋铁锋.
茶叶溯源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3-25.
被引量:10
1
王瑜,黄美聪,沈杏菊,洪李李,王克,范佳美.
食品安全问题调研[J]
.科技信息,2012(4):418-418.
2
沈桂明,单守伟.
浅谈提高水稻机插秧质量的方法[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2):43-44.
被引量:4
3
李元平.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4):128-128.
被引量:1
4
田笑含,方鸿锦.
农业信息服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农业考古,2006(6):132-133.
被引量:2
5
谢国栋,杨成德.
蓟马在临泽蔬菜上的发生与防治[J]
.甘肃农业,2014(20):54-54.
被引量:3
6
刘驰.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现状及问题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7):71-72.
7
刘文鹏.
浅析如何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进行创新[J]
.科技资讯,2010,8(6):233-233.
被引量:2
8
霍立强.
邢台市农作物统防统治工作现状与对策[J]
.基层农技推广,2014(8):42-43.
9
张振乾,王国槐,官春云,陈社员.
油菜化学杀雄剂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1(3):19-22.
被引量:22
10
何永福,聂莉,陆德清,叶照春.
紫茎泽兰的防治研究现状[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50-52.
被引量:11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