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1年,我校受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委托,承接了小学、初中阶段德育课程改革试点的任务。当时,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是: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努力探索出一条提高德育针对性、自主性和有效性的新路。也是四年前的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给了我们启迪。课题是《毛主席看望徐特立老爷爷》。尽管教师课前作了充分准备,课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经过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并没有体验过那段历史,更不了解"徐特立"这样的历史人物。对此案例,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达成了如下四点共识:一、德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是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与品质,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二、道德不是知识,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必须注重他们自身的生活、实践与生命的体悟,应该使新的德育课程成为学生用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三、德育课程应该与心理健康辅导、校班会、少先队争章活动、社会实践等相整合,发挥出更大的教育功能,使新的德育课程成为没有围墙的课程;四、德育课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品德教育要求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关注所谓的教材体系,不应拘泥于教材,甚至可以不用教材。于是,我校"新德育"课程从2001学年开始酝酿、设计,于2002学年起正式在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逐步推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