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2000年第11期27-33,共7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8
-
1宋林飞.中国私有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1994(5):52-58. 被引量:1
-
2眭传厚.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辨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4,26(4):59-64. 被引量:2
-
3崔战利.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具有历史进步性[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6):5-8. 被引量:3
-
4宝贡敏.私有经济研究[J].经济学家,1995(1):60-67. 被引量:3
-
5眭传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剥削新探[J].台州学院学报,2005,27(5):5-10. 被引量:2
-
6谭舒.市场经济与私有经济的发展[J].天府新论,2001(1):3-8. 被引量:1
-
7胡波,宋文力.私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1):18-22. 被引量:3
-
8陶庆.从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发展基础看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属性[J].广东社会科学,2002(2):99-104. 被引量:4
-
1丁焕权,欧祥瑞.略论公有制主体条件下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J].税务与经济,1997(3):39-42.
-
2刘敏学.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J].求是,1990(11):32-36.
-
3曾文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3,18(3):122-124.
-
4沈英.试论我国国民素质的改善[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2):109-110.
-
5阚泽斌.试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J].黑河学刊,1988(3):7-10.
-
6陈锦昌.优化市场配置主体条件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当代教育与文化,1997(1):19-21.
-
7叶志华.邓小平的“大开放”思想与珠江三角洲全方位开放的主体条件[J].现代哲学,1994(4):6-12.
-
8刘志明.创新驱动[J].商业时代,2012(35):1-1.
-
9王忠武.试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条件[J].理论与现代化,2000(1):24-26.
-
10商文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问题的几点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7(4):67-7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