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6,共6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同被引文献12
-
1张松岩.旧戏班的几种管理方式[J].大舞台,2002(2):44-45. 被引量:3
-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12(2):36-38. 被引量:110
-
3郭朝凤.中国戏曲的审美特质[J].戏曲艺术,2002,23(3):41-44. 被引量:3
-
4陈友峰.试论戏曲艺术之创生及其概念流变与影响[J].戏曲艺术,2002,23(1):3-14. 被引量:1
-
5尹新春.中国戏曲音乐与西洋歌剧音乐之比较[J].戏剧文学,2005(5):96-99. 被引量:6
-
6张晓玥,李蓉.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的交融——接受美学视域中的青春版《牡丹亭》[J].艺术百家,2005,21(6):44-46. 被引量:3
-
7朱栋霖.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J].文学评论,2006(6):96-101. 被引量:25
-
8刘晶心,张浩,卜文斌.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唱法之比较[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1):40-41. 被引量:2
-
9杭慧.美丽的古典与青春的现代——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及其现代性[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2):50-52. 被引量:1
-
10钱潜.试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花鼓戏[J].艺术教育,2009(4):82-8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涌.基于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音乐比较研究[J].芒种(下半月),2013(11):239-240.
-
2刘丽娜,罗富升.商洛民间戏曲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思考[J].求知导刊,2019,0(4):140-141.
-
3李翠萍.高校戏曲选修课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4):85-86.
-
4黄毅,陈伟玲.民间小戏开发研究综述[J].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3,35(3):69-76.
-
5冯晴,陶沙.挖掘地方戏曲文化 打造特色大思政课[J].品位·经典,2024(5):53-56.
-
1未凡.生命咏叹调[组诗][J].诗潮,2014,0(6):76-77.
-
2杨晶.论王昌龄“宫怨诗”入选“唐人选唐诗”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80-80.
-
3剑东.剑东作品[J].现代青年,2012(5):96-96.
-
4王莉.文艺创作是一种审美价值创造活动[J].益阳师专学报,2002,23(2):71-72.
-
5吴惠敏.契诃夫与中国文学——纪念契诃夫逝世100周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115-118. 被引量:1
-
6梅朵.让我们面向未来[J].文艺理论研究,1992(5):4-6.
-
7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诗人[J].绿风,2008,0(5):129-129.
-
8陈龙.从诗文看陶渊明与酒[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1):67-73. 被引量:1
-
9申家仁.试论黄庭坚审美理想的核心——绝俗[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5(3):11-17.
-
10黄海澄.艺术美的来源[J].文艺研究,1980(2):31-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