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民族形式论争”有关资料目录
被引量:4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7-201,共25页
参考文献4
-
1巴人.《关于学习》[J].文艺阵地(香港),:39-39.
-
2梅志.《往事如烟》,香港:三联书店,1989,P.402.
-
3王实味.《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J].中国文化(延安),:41-41.
-
4张学新.《晋察冀文艺运动大事记(续一)》[J].新文学史料,1986,(1):220-220.
同被引文献24
-
1金会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民族形式论争”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100-121. 被引量:4
-
2金惠俊.“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的结束(提要)[J].郭沫若学刊,2005(4):40-41. 被引量:2
-
3长虹.论民族形式[J].时事类编(特刊),1940(58):79-88.
-
4中文系国统区抗战文艺研究室.民族形式讨论纪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
5张天翼.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J].现代文艺,1940(1):3-10.
-
6张天翼.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续)[J].现代文艺,1940(1):70.
-
7唯明.关于大众化的问题[J].文艺月刊,1941(11).
-
8唯明.抗战四年来的文艺理论[M]//徐迢翔.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519.
-
9郑学稼.论“民族形式”的内容[J].中央周刊,1941(45).
-
10李子青.文学上所谓民族形式问题[J].振导月刊,1942(2).
二级引证文献7
-
1胡春燕.青岛海洋文化名人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5):112-115.
-
2姜岚.革命文艺的服务对象与形式选择的关系问题再认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依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12):7-13. 被引量:1
-
3李慧.问题、概念及意义建构:“民族形式”论争再检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6(3):47-56.
-
4林绪武.新旧之间:基于《新中华报》对“民族形式”报道的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32-141. 被引量:2
-
5邱运华.创建具有民族形式与新民主主义内容的中国气派新文艺--“五四”新文艺到新民主主义文艺的重大转向[J].民间文化论坛,2022(4):5-17. 被引量:3
-
6张文诺.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民族形式理论[J].商洛学院学报,2023,37(3):34-42.
-
7朱姝.再谈“民族形式”论争中的“新”与“旧”、“欧”与“中”[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2):307-314.
-
1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282-289.
-
2毕海.启蒙话语交锋与“民族形式”文艺论争的实际内涵——以胡风的质疑为视角[J].阅江学刊,2013,5(6):125-132.
-
3毛巧晖.“民族形式”论争与新中国民间文学话语的源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4):26-29. 被引量:3
-
4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282-287.
-
5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249-262.
-
6周冰心.政治·文艺·民族·形式——关于“民族形式”论争的历史背景的进一步考察[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7(1):94-100.
-
7胡星亮.话剧继承戏曲传统以创建民族形式——论20世纪40年代话剧“民族形式”论争[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1(4):30-38. 被引量:3
-
8胡琰.对“民族形式”论争中语言问题的再认识[J].青年文学家,2010,0(12X):151-151.
-
9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278-290.
-
10朱姝.再谈“民族形式”论争中的“新”与“旧”、“欧”与“中”[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2):307-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