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太极拳大事记——聚焦新中国盘点太极拳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2
-
1田麦久,徐伟军,胡晓飞,刘柏,梁承谋.中华绵缓健身运动导论[J].体育科学,1998,18(6):47-50. 被引量:37
-
2曹一民,朱晓光,刘尚贞,林贞彬,浦群,何蔚琅,孙临立,周文表,悔慧生,黄敦,黄植文.一份来自科学城的太极拳报告[J].中华武术,2000(9):38-38. 被引量:6
-
3康戈武.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J].中华武术,2001(3):5-9. 被引量:23
-
4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58.
-
5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2版)[M].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序言).
-
6赵爱国.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4):10-14. 被引量:16
-
7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2):141-152. 被引量:181
-
8李薇.洛特曼符号学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98-102. 被引量:1
-
9蒙象飞.文化符号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有效运用[J].社会科学论坛,2014(6):226-230. 被引量:24
-
10王柏利,王岗.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23-28.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53
-
1胡赛风,张文建.关于太极拳传播受众的研究——兼论太极拳的理性传播[J].搏击(武术科学),2006,3(4):30-31. 被引量:3
-
2王满福.清代武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以晋商环境下山西形意拳的发展为个案[J].搏击(体育论坛),2010,2(11):5-7. 被引量:1
-
3王向阳.高校太极文化教学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9):133-134.
-
4孙喜莲,余晓惠,梅林琦,陈伟,刘永红.太极拳的国际传播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6):72-75. 被引量:28
-
5朱军达,陈育健.2000-2007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太极拳研究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126-127. 被引量:2
-
6孙成岩.试论在青少年群体中如何普及太极拳运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93-96. 被引量:4
-
7靳周祥.关于太极拳技击的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2009,23(4):112-113. 被引量:3
-
8王亮华,李胜恒.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21-122. 被引量:11
-
9金春霞,黄彦军.新时期太极拳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思路探究——晨光太极拳研修会构建与消退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3):94-96. 被引量:8
-
10李秀.当前中国太极拳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0):50-52. 被引量:6
-
1杨和峰.近代中国历史上全运会述略[J].理论导报,2011(3):40-41.
-
2赵岷.新中国60年武术辉煌之印[J].搏击,2009(10):6-14.
-
3傅国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探索体育运动发展新路——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五十周年[J].求是,2002(13):61-62. 被引量:4
-
4吴焕群.中国乒乓球运动三十年[J].中国体育科技,1984,20(5):30-42. 被引量:1
-
5沈若玮.美国夺得第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承办权——国际武联第二届代表大会侧记[J].中华武术,1994(2):20-21.
-
6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J].云南人大,2008(4):47-47.
-
7武管.中华武术五十年之足迹——建国以来武术大事记[J].武当,2004(12):60-62. 被引量:2
-
8向反方向游[J].小学数学大眼界,2012(4):39-39.
-
9吴焕章.马铃薯主粮化,大势所趋[J].决策探索,2015,0(7):35-36. 被引量:9
-
10李小平.中美领袖眼中的“健康国民观”[J].绿叶,2010(5):10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