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小说观念矛盾研究综述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7-120,共4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参考文献24
-
1刘纳.全球化背景与文学[J].文学评论,2000(5):96-102. 被引量:13
-
2谢有顺.谢有顺专栏:阅读与沉思之八——通向网络的途中[J].小说评论,2000(4):27-29. 被引量:4
-
3王干.挑战文学极限[N].解放日报,2000-05-27(6).
-
4格非.故事.小说和消息[N].解放日报,2000-05-27(6).
-
5胡建次.中国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N].文论报,1999-7-22(2).
-
6李鹏飞.学者陈平原预言21世纪诗文东山再起[N].文论报,2000-02-01(1).
-
7胡子宏.网络文学小菜一碟[N].齐鲁晚报,2000-11-27(16).
-
8赵晋华.小说在新的世纪会失宠吗?[N].中华读书报,2000-01-26(10).
-
9舒晋瑜.'99中国文坛回报[N].中华读书报,1999-12-29(10).
-
10余华.有一种标准在后面隐藏着[N].中国青年报,1999-09-03(8).
二级参考文献15
-
1丁永强.现实主义与新写实主义[J].文艺理论研究,1991(4):14-22. 被引量:20
-
2丁永强.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J].小说评论,1991(3):12-18. 被引量:196
-
3沈雁冰.《答周赞襄》[J].小说月报,1922,13.
-
4罗伯特·L·帕克.《在人类认识的边缘》,《科学的终结》中译本第12页,远方出版社,1997年版.
-
5《有关本书的评论(一)》.《科学的终结》中译本第4页.
-
6《影响的焦虑》第167页,三联书店.1992年版.
-
7《恶之花》插图本第188页,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
8钟健夫.《<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代序》,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
9陈众议.《管窥蠡测—拉美当代小说新观众新技巧评述》,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第303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
10《科学的终结》第5-6页,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共引文献101
-
1翁燕.浅析池莉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J].科教文汇,2007(14).
-
2王雪瑛.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1(2):44-49. 被引量:14
-
3张燕芹.多元化视域下公安文学的审美趋向[J].时代文学,2009(17):160-161.
-
4姜智芹.影响与接受——卡夫卡之于中国新时期作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8-72. 被引量:5
-
5吴东,刘红梅.社会转型与文化分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1):47-48.
-
6汪平.大众文化对小说理论与创作实践活动的影响[J].作家,2012(14):15-16.
-
7庞静.坚守中的突破——由《看麦娘》、《水与火的缠绵》等小说看池莉创作变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29-30.
-
8陈琦.烦恼人生——“新写实”小说创作取材及意义谈[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3,22(S1):24-25.
-
9杨剑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化诗学[J].粤海风,2013,0(6):66-68.
-
10王龙洋.论新现实主义的成就[J].小说评论,2013,0(S2):7-10.
-
1杨翰端.蝙蝠的报告(外一首)[J].诗刊,1989(12):41-41.
-
2吴亚平.坚持[J].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08,0(3):1-1.
-
3季天兵.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133-134.
-
4王春林,姜广平.“我注重长篇小说的追踪式阅读研究”[J].西湖,2014(6):103-112.
-
5程旸.当代小说家的“阅读研究”[J].南方文坛,2014(6):19-22. 被引量:5
-
6魏邦良.阅读与差异——关于《包法利夫人》的阅读研究[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8,0(7):127-131.
-
7逵夫.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综述[J].文学评论,1984(6):139-141. 被引量:1
-
8盖晓明.在理解中重建作品的本来规定——评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J].学术交流,2008(9).
-
9储福金.心之门[J].中国作家(文学版),1994,0(3):61-78.
-
10平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管锥编》等相继出版[J].文学评论,1980(2):6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