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必须有创新的学风与文风
被引量:1
Innovative Theory Must Be Based on Innovative Style of Study and Writing
出处
《学术界》
2002年第1期9-13,共5页
Academics
同被引文献11
-
1王绍光.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J].读书,2002(5):96-103. 被引量:33
-
2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9-70.
-
3倪思洁.中科院国际一流期刊数量翻番[N].中国科学报,2014-08-11.
-
4郝振省.学术出版如何由"大"到"强"[N].光明日报,2013-01-29.
-
5张志洲.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建构[OL].[2012-07-09].http://news.xinhuanef.com/theory/2012-07/09/C123387954.htm.
-
6聂珍钊.中国学术期刊要积极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2-19.
-
7张春海.推动中国学术在大数据时代扬帆远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15.
-
8菲利普.G.阿特巴赫,朱知翔.至尊语言--作为学术界统治语言的英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6(1):179-183. 被引量:15
-
9王丰年.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2(5):43-45. 被引量:17
-
10张晓雪.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4):130-13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
-
1张公一,张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分布特征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7):658-663. 被引量:9
-
2陆建平,徐珉君.中国高校学报(英文版)国际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80-84. 被引量:3
-
3朱蓓,孙景然,赵会懂.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冷思考[J].天津科技,2017,44(9):93-96. 被引量:1
-
4王琳.中文学术期刊实现国际传播的可行性策略初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39(6):6-9.
-
5胡晓娟,井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共情维度与实践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2(2):134-141. 被引量:10
-
1党的历次学习教育活动[J].军队党的生活,2009(2):87-87.
-
2马若虎.不正之风越远,群众越近[J].政府法制,2015,0(23):41-41.
-
3本刊编辑部.为什么开展延安整风运动?[J].党史文苑,2014(5):53-53.
-
4什么是延安整风精神?[J].理论导报,1999,0(3):7-7.
-
5伟大历程[J].党建文汇(下半月),2017,0(3):17-17.
-
6王晓瑛.再论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53-56. 被引量:1
-
7陈力丹,高翔.党八股: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反面概念[J].新闻界,2014(5):43-44.
-
8赵山.培育新作风 永葆先进性[J].政工学刊,2002(4):9-10.
-
9雷扬.延安整风运动浅析[J].传承,2009,0(20):22-23. 被引量:1
-
10全党来做“塞洞”工作[J].北京支部生活,2001,0(7):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