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潘光旦“位育”思想特色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潘光旦从社会适应、民族复兴、演化论等不同的角度对"位育"思想进行了阐述."位育"思想源出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西方科学文明,充分体现了潘光旦融汇中西的学术思想特色.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王立国
机构地区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阿城学院
出处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Vocation-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Vocational Education Edition)
关键词
潘光旦
位育
教育
分类号
G719.2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费孝通.
想起潘光旦老师的位育论[J]
.西北民族研究,2000(1):1-2.
被引量:27
2
李全生.
位育之道超越了什么?[J]
.读书,1997,0(11):19-20.
被引量:12
3
潘乃谷.
潘光旦释“位育”[J]
.西北民族研究,2000(1):3-15.
被引量:79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教部史地教育委员会昨亦开会》[N].《云南日报》,1943年3月28日.
2
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
《孔门社会哲学的又一方面》[J].留美学生季报,1927,11.
4
留美学生季报,1926.
5
留美学生季报,1927.
6
华年,1933.
7
华年,1932.
8
华年,1933.
9
潘乃穆,王庆恩编,《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出版.
10
华年,1934.
共引文献
97
1
周大鸣.
认识中国: 从费孝通的社会调查经历谈起[J]
.求索,2021(4):31-39.
被引量:8
2
王广瑞,关勇.
社亲与和谐族际生态:晋冀豫边界地区民族团结的一种实践路径[J]
.民族论坛,2022(1):101-111.
被引量:1
3
汤舒俊,沈晨.
“差序格局”何以成为经典概念:回顾与反思[J]
.中国农村研究,2020(2):261-271.
4
祁庆富.
论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中的工作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32-41.
被引量:1
5
李新坚.
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调查及分析——以勐海县贺开村拉祜族社区为例[J]
.学理论,2010(34):235-236.
6
张诗亚.
“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53-55.
被引量:35
7
王珏慧.
桃花源头是春天[J]
.观察与思考,2006(24):60-61.
8
李艳秋.
潘光旦的“位育”论与构建和谐社会[J]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61-64.
9
邓昭华,鹿晓莹.
解读潘光旦的“位育”思想[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6):90-91.
被引量:1
10
刘云凤,王为奎.
论“位育”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12):76-78.
同被引文献
8
1
潘乃谷.
潘光旦释“位育”[J]
.西北民族研究,2000(1):3-15.
被引量:79
2
郝德永.
当代课程改革:方法的局限与症结[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6B):22-25.
被引量:22
3
(宋)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 2010
4
王健.
当代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审视:基于“中庸理性”观[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22):16-20.
被引量:6
5
管培俊.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J]
.中国高教研究,2009(2):3-11.
被引量:83
6
张舜清.
论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5.
被引量:6
7
张舜清.
“中和位育”与现代公民社会[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31-35.
被引量:3
8
张俊列.
引导性传统与中国课程改革[J]
.教育学报,2014,10(1):33-4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林婉芳.
构建新型的大学师生关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2):188-189.
被引量:4
2
孙亚娟,褚远辉.
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位育”之道[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2):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任晓锋.
教师发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J]
.价值工程,2012,31(8):228-229.
被引量:3
2
唐娇华.
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3(6):261-263.
3
俞双燕,鲁金玉.
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研究[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14,4(3):11-12.
4
张刘龙,曹能秀.
比较教育学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分析框架的比较及启示[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40-43.
5
张余萍.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大学师生关系[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2X):266-266.
1
邓昭华,鹿晓莹.
解读潘光旦的“位育”思想[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6):90-91.
被引量:1
2
周利贤.
初探体育应重视培养中职生的社会适应[J]
.神州,2011(09S):102-102.
3
潘旭娟.
寻求乡村教育之位育[J]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4):109-112.
4
赵庆.
位育:特殊教育之最大民生[J]
.现代特殊教育,2013(11):48-48.
5
杨秀梅,彭立强.
浅谈在中职卫生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20-21.
被引量:1
6
朱向明.
转化“熊孩子” 因循“位育之道”[J]
.中国教工,2015,0(12):38-38.
7
唐文琴.
论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中国的迷失与启示——基于“位育”思想的视角[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1):81-83.
8
刘军.
潘光旦职业教育思想初探[J]
.职教论坛,2007,23(03S):61-64.
被引量:2
9
林永希.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
.教育与职业,2007(18):40-42.
被引量:24
10
陆晓明.
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
.职教论坛,2013,29(14):31-32.
被引量:3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