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
2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 Represents in Materi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产力的观点、文化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又将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揭示了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作者
张渝政
唐廷英
机构地区
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唯物史观
创新与发展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83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3.146.
3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36、580.
4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N].光明日报,2003-10-2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毛泽东选集(4卷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1968.624.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9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49.
10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新时代的理论纲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4830
1
孟宪平.
论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和实践尺度[J]
.行政与法,2007(12):46-48.
2
姚建军.
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3
伍银峰.
试论胡锦涛对邓小平荣辱观的坚持和发展[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8-11.
4
宋一.
把握四个关键 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1):8-11.
5
宋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32-34.
6
林志,张震.
试论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依据及其现实必要性[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5):109-112.
被引量:1
7
杨秋凤.
论抗战时期党的廉政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
.求实,2006(z2):35-36.
8
岳从欣.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J]
.求实,2006(z3):56-57.
9
王越旺,张殿清.
试论中世纪西欧的罗马法复兴运动[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40-44.
被引量:1
10
张改兰.
浅议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55-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胡锦涛.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
.求是,2005(1):3-9.
被引量:173
2
冯开甫.
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4):81-84.
被引量:6
3
常宗耀.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及其意义[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4-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张道理,张翔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J]
.滁州学院学报,2008,10(1):78-80.
2
刘妍君.
论“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底蕴[J]
.湖湘论坛,2009,22(3):16-17.
1
王静,白云芳.
浅谈毛泽东的民族观[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6):42-43.
被引量:1
2
阚雪涛.
导文化论[J]
.党校科研信息,1994(7):14-17.
3
侯健.
“彻底清除传统文化”说是十分有害的[J]
.中国青年论坛,1989,9(6):27-28.
4
周从标,贾廷秀.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脉相承[J]
.湖北社会科学,2002(3):22-24.
5
吴佳楠.
列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J]
.青年与社会,2013(2):284-284.
6
张渝政.
“三个代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J]
.求实,2004(10):13-16.
被引量:3
7
刘海玲.
印度教与印度伦理道德[J]
.新西部(理论版),2009(1):131-131.
8
易春秋.
论瞿秋白的文化思想[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3):80-86.
9
吴杰伟.
菲律宾和泰国的家庭对比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03(2):56-58.
10
张先昌,吴礼宁.
论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理性因素[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5-67.
理论月刊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