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
被引量:
31
Fashions under a View of Visional Cultur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时尚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视觉符号的时尚具有生产功能,它不仅生产出一定的意义,而且生产出相应的解读和认同,由此生产出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时尚的这种社会功能是借助复杂互动的视觉交流实现的,在时尚与现代性、时尚与先锋性、时尚与品味的复杂文化关系背后,蕴含了多重文化意义。
作者
周宪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时尚
视觉文化
现代性
先锋性
品味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205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10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1.
2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
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
坎贝尔 罗钢 王中忱主编.求新的渴望[A].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
Joanne Entwistle. The Fashioned Body. Cambridge: Polity, 2000.
7
格罗瑙.趣味社会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Clement Greenberg. Art and Culture. Boston: Beacon, 1961.
9
Renato Poggioli. The Theory of the Avant -Gard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0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共引文献
100
1
刘翔.
试论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休闲[J]
.学术论坛,2004,27(5):43-46.
被引量:5
2
胡大平.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升级及其理论意义[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5):12-15.
被引量:20
3
刘国建.
赛博空间休闲的特征及其价值意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47-51.
被引量:2
4
胡鹏林,党晓培.
后现代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与实践美学[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44-48.
5
郑莉.
超越后现代社会学,建构后现代性社会学 鲍曼的理论构想及方法论探析[J]
.社会,2006,26(2):18-33.
被引量:3
6
陈瑞红.
媚俗:王尔德的一个美学困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4):98-102.
被引量:3
7
杨向荣,曾莹.
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齐美尔的时尚理论[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5):80-85.
被引量:4
8
张宏辉.
波德莱尔“厌倦”的隐秘——论“诗人”与“大众”及“城市”的在体论关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98-103.
被引量:1
9
潘智彪.
论审美文化与社会时尚[J]
.现代哲学,2006(5):121-126.
被引量:8
10
黎冬梅,肖锋.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5):63-6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5
1
赵旭东.
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J]
.社会科学,2007(1):54-62.
被引量:63
2
田祖国.
大学生休闲体育与时尚追求的聚合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14-16.
被引量:9
3
朱敏.
博客化生存[J]
.大学时代,2005(2):8-13.
被引量:4
4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2009,6(1):24-30.
被引量:1832
5
郭镇之.
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4):16-18.
被引量:11
6
彼得.比格尔,周宪.
文学体制与现代化[J]
.国外社会科学,1998(4):53-60.
被引量:51
7
戴联斌.
时尚:从另一种角度描述[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4):6-10.
被引量:5
8
周晓虹.
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5(3):35-46.
被引量:55
9
李文斌.
《咱们的牛百岁》得失浅析[J]
.电影艺术,1984(4):27-30.
被引量:1
10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64
引证文献
31
1
李雅琪.
身体、生活、政治:《妇人画报》的时尚建构与传播[J]
.新闻知识,2023(9):55-63.
2
顾宇杰.
时尚体育的内涵发展及属性分析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7):25-27.
3
朱延珊.
渴望时尚的生存——传媒与消费主义的共舞[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22-23.
4
王琴.
由《时尚女魔头》引发的思考——从设计角度看时尚产品的消费[J]
.电影评介,2007(17):73-74.
5
张丽芬.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方式与传播途径[J]
.理论月刊,2009(9):47-50.
被引量:4
6
吴晓雯.
网购文学:最本原的真[J]
.飞天,2009(10):27-29.
7
洪星球.
时尚视角: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一种读解[J]
.长城,2009(10):7-8.
8
任工昌,许健,杨君顺.
解读时尚及其与设计的联系[J]
.电影文学,2008(2):110-110.
9
董梅,吕逸新.
广告祛魅——广告与时尚、图像、消费的合谋解读[J]
.商场现代化,2007(11X):211-212.
10
樊艳丽.
浅析时尚杂志的文化特征[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1):95-97.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王彦丁.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一个批判理论概念的中国话语革新[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4,27(1):83-96.
2
刘静雅.
抛弃“视觉文化”错误概念 重建多媒体文化理论[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60-62.
3
黄建军.
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析[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78-80.
被引量:6
4
谢宁河.
从视觉文化角度解读FLASH课堂例题设计[J]
.考试周刊,2009(45):140-141.
5
刘轶.
纵深、融合与反省——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思考[J]
.社会科学,2011(4):184-192.
被引量:3
6
杨彤彤,谢忠萍.
体育礼仪的功能及传播途径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1,32(4):92-94.
被引量:19
7
刘新鑫,刘庆振.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迷思与突围[J]
.当代传播,2014(3):102-103.
8
汤林峄.
《大公报·文学副刊》在中国早期比较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1(4):111-115.
9
张森.
我国大学场域中权力形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
.教育与考试,2015(1):56-62.
10
刘婕.
极限境遇下的凝视——从视觉文化理论角度分析电影《风声》[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77-178.
被引量:1
1
杜曦云.
消费主义囹圄中的身体[J]
.山花,2006(7):146-148.
被引量:2
2
付于镧.
浅谈标志的艺术美[J]
.双语学习,2007(05M):37-37.
3
严军.
追忆梦幻田园的乡土情结——沈从文小说解读一种[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94-97.
被引量:1
4
张广东.
解读张爱玲小说中的言语反讽的应用[J]
.戏剧之家,2014(7):356-356.
5
潘桂林.
神话与危机:消费对“打工文学”的双重影响——兼论文学消费的生产功能[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10):88-91.
被引量:1
6
张法.
“文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定型[J]
.文艺研究,2013(9):27-36.
被引量:9
7
圈圈.
《完美世界3仙境奇缘》的家园属性详解[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7(10):111-112.
8
傅宏星.
孤怀卓荦殉道真[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1-38.
9
周华斌.
原生态戏剧与视觉符号[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1):5-10.
10
宗元.
走向民间──对当代文学的一种现象描述[J]
.小说评论,2001(3):12-17.
被引量:2
学术研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