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立场:通俗的话语分界
被引量:1
Folk Stand:Discourse Boundary of the Popular Literature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1
-
1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文学评论,2008(3):174-181. 被引量:27
-
2林凌.二十世纪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J].中国文学研究,2001(4):40-46. 被引量:5
-
3朱德发,贾振勇.审美阐释的理论期待视野──关于现代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84-90. 被引量:3
-
4王烨.40年代新文学大众化讨论中反启蒙叙事的双重话语[J].江汉论坛,2006(2):122-125. 被引量:2
-
5陈珺.三十年代“国难小说”及旧派通俗小说的历史转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159-182. 被引量:2
-
6李文平,郝明工.论大后方文学叙事的两面性[J].文学评论,2006(5):62-67. 被引量:2
-
7朱志荣.论现代通俗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的看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1):35-39. 被引量:3
-
8孔庆东.超越雅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
9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
10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M]∥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
-
1尤红娟.通俗表象,深刻底蕴——老舍小说创作中的通俗趣味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4-17.
-
2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J].天涯,2005,0(5):34-40. 被引量:41
-
3李晓飞.老舍的小说与“京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6-67. 被引量:2
-
4柳鸣九.法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轮廓——《法国散文选》编选序[J].外国文学研究,1997,19(2):3-7.
-
5赖永生.开玩笑的对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6,0(3):10-11.
-
6陈明彬.张爱玲与老舍的“通俗”趣味比较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10-13. 被引量:1
-
7杨效宏.消费文化浸润下的文化趣味与意义商品化——兼谈文学的“交换意义”[J].文艺评论,2005(6):4-8. 被引量:3
-
8赵国新.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2005(4):52-58. 被引量:6
-
9向玲霜.论徐卓呆滑稽小说的创作技巧与趣味[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12.
-
10朱谷忠.闲谈怀旧[J].朔方,1996,0(1):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