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技术之“象”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是“象”,“象”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极强生命力。“象”与教育技术同源、同构、同质。“象”的内涵、特征、特点、功能及其行象的方法:观物取象、制器立象、立象尽意、想象、兴象、象外之象、超以象外、得意忘象等均妙契于教育技术,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彰显教育价值提供了有力手段,也为构建教育技术“象学”提供了依据。
作者
马周周
机构地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中心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1,共6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象
想象
兴象
意象
象外之象
超以象外
得意忘象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南国农 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张皓.
论“象”[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7(5):54-58.
被引量:5
3
李壮鹰.
“象”与“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3-49.
被引量:3
4
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7-35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M].清嘉庆间刻本.
2
[日]遗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共引文献
73
1
李莎.
去知与“神圣的清醒”——本雅明“色彩陶醉”的认识论探源[J]
.外国美学,2020(1).
被引量:1
2
李晓霞.
浅谈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整合[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8):71-74.
被引量:9
3
茹宏丽.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技术发展中的“技术至上主义”[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8):28-31.
被引量:3
4
刘雪锋,张虎.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质的挑战[J]
.教育信息化,2004(9):7-8.
被引量:9
5
黄文均.
网络教学评价简论[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8):50-52.
被引量:4
6
王章旺.
我国古代陶器造型、装饰艺术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5):60-68.
被引量:4
7
谷秉银.
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3):255-256.
被引量:5
8
徐晓雄.
罗伯特·加涅学术思想研究之中美比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5):12-16.
被引量:2
9
汪基德.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所想起的问题——兼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领域中概念的泛化与歧义[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2):34-38.
被引量:12
10
孙月红.
谈多媒体教材在职业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06(17):191-19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9
1
马周周.
美国教育技术转向的重要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3):31-33.
被引量:3
2
王树人.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象思维”——回归原创之思[J]
.文史哲,2004(6):108-114.
被引量:34
3
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上)[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4):73-76.
被引量:10
4
Observer.
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下)[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5):78-80.
被引量:3
5
马周周.
从《种树郭橐驼传》看柳宗元的教育思想[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79-82.
被引量:3
6
宋新芳,刘成新.
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6):14-17.
被引量:4
7
南国农.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1):6-9.
被引量:98
8
马周周.
庄子“游学”的教育现实意义[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83-86.
被引量:7
9
麻彦坤.
维果茨基对心理学的方法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4):137-141.
被引量:4
10
杨开城,王斌.
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
.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2
1
庄惠阳.
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单极化与独立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19-26.
被引量:1
2
杨燕,刘蕴葭,张萌,于智敏,林明欣.
“象思维”视域下之中医理论守正传承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2024,35(8):2010-20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庄惠阳.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模型及其功用[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14(2):17-29.
被引量:1
1
苏斌.
浅谈从物象走入意境的诗歌教学方法[J]
.大江周刊(论坛),2012(10):191-191.
2
路远.
王弼的“忘”的思维方式探析[J]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2):74-77.
3
王迎,龙安然.
一首爱的告别——《诗经·卫风·氓》教学实录整理[J]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15,0(7):40-42.
4
蔡正非.
论美育活动中审美形象的生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1):46-51.
被引量:1
5
逯长春.
试论特色化学校教育的内涵[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27-29.
被引量:1
6
孔胜霞.
如何将德育寓于中学数学教学中[J]
.快乐阅读,2013(9):81-81.
7
朱旭日.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浅议[J]
.大观周刊,2012(39):161-161.
8
备课十大要素[J]
.吉林教育(综合),2011(7):118-118.
9
李乐平.
闻一多对屈原认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析[J]
.文艺理论研究,2003(3):83-87.
10
王辉.
分析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88-89.
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