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国际恐怖与反恐斗争形势综述
被引量:14
A Summary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nd Anti-Terrorism Struggle
同被引文献119
-
1科菲.安南.联合国秘书长千年报告(摘要)[J].当代世界,2000(9):7-9. 被引量:7
-
2汤姆.坎贝尔,贝茨.坎贝尔,丁相顺.澳大利亚的法律和法律制度[J].法学家,1998(2):121-125. 被引量:3
-
3张瑞萍.对我国反恐怖体系建设的构想[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4):77-81. 被引量:3
-
4杨鸿玺.国际反恐得失评价[J].和平与发展,2004(3):19-22. 被引量:1
-
5崔洪建.从反恐合作看英美特殊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3(1):36-40. 被引量:5
-
6安维华.美国两场"反恐战争"与帕西地缘政治[J].国际政治研究,2005,26(1):78-83. 被引量:5
-
7阿地力江.阿不来提.上海合作组织简介[J].中亚信息,2005(2):26-28. 被引量:2
-
8陈嘉斌,张春明.群体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调查方法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6):114-115. 被引量:1
-
9牟玲,刘勇,董兆君,廖伟,何廷锡.重庆市化学毒剂数据库的研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2):140-142. 被引量:18
-
10龙海元.论谈判在反恐怖劫持人质行动中的价值[J].政法学刊,2005,22(1):66-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4
-
1崔彦,刘汉鹏.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新动向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8(2):17-21. 被引量:2
-
2杜邈.澳大利亚反恐怖主义立法述评[J].河北法学,2006,24(10):170-175. 被引量:8
-
3陈静.伊战后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探析——以中东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5):69-74. 被引量:3
-
4赵秉志,杜邈.俄罗斯与中亚诸国反恐怖主义法述评[J].法学评论,2007,25(1):109-119. 被引量:19
-
5陈嘉斌.建立广东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应急救援系统的设想[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2):135-136. 被引量:6
-
6陈嘉斌,黄汉林,李来玉,王玄玉,杜先林,黄建勋,谭爱军,丘创逸,葛怡深,黎丽春,梁伟辉,陈慈珊,柯建厚,邱士起.广东突发化学事故危害评估与医学应急救援资源系统研制[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3):180-183. 被引量:23
-
7孙光.特大爆炸案的冲击能量与构建社会缓冲体系[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5-10.
-
8邱士起,谭爱军,黄汉林,陈嘉斌,王玄玉,杜先林.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危害评估与医学应急救援资源系统的应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3):133-135. 被引量:3
-
9谢迎庆,卢厚汉,黄流宽,梁梅.佛山市突发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模型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9(4):779-780.
-
10陈嘉斌,黄汉林,李来玉,王玄玉,杜先林,邱士起,陈灿杰,葛怡琛.广东省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救援信息查询系统的研制[J].中国职业医学,2009,36(6):489-49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69
-
1顾华详.打击“三股势力”犯罪的立法完善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3):17-35. 被引量:2
-
2马振超.当前国际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31-35. 被引量:2
-
3黄建勋,黄汉林,李来玉,王玄玉,杜先林,陈嘉斌,谭爱军,丘创逸,葛怡深,黎丽春,梁伟辉,陈慈珊,柯建厚,邱士起,李伟均.广东化学中毒突发事故危害评估系统在水体污染评估中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2008,35(1):10-12. 被引量:5
-
4倪荫林.对恐怖活动成因的深层透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8,24(3):88-91.
-
5杨正万,王成.惩治恐怖犯罪中的强制措施——基于比较法角度的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80-86. 被引量:5
-
6杨伟明,杜邈.外国反恐怖工作体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9-19. 被引量:7
-
7顾华详.论打击防范“三股势力”犯罪的立法完善[J].武警学院学报,2008,24(9):49-55. 被引量:7
-
8车玉良,叶胜.突发化学事故的院前急救及个人防护[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5):266-268. 被引量:7
-
9陈嘉斌,黄建勋,陈苑,黄汉林,李舒才,李来玉.北江流域突发化学品水污染危害评估系统应用与医疗应急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6):305-307. 被引量:3
-
10苗吉伟.试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制定我国反恐怖主义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59-61.
-
1高尚涛.国际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和平的影响及国际社会的反应[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2(2):60-61.
-
2李伟.国际恐怖与反恐怖现状与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7(1):18-20. 被引量:2
-
3孙嘉明.跨国犯罪与全球整治[J].社会,1996,16(9):4-7. 被引量:1
-
4李伟.国际恐怖格局进入“两魔乱舞”局面[J].世界知识,2014(19):36-37.
-
5李伟.2003年的国际恐怖与反恐斗争形势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4(1):9-16. 被引量:4
-
6郭隆隆.“9·11”事件对国际环境影响的新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2(6):30-33.
-
7龙丹.国际恐怖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形成的社会原因[J].中外企业家,2013(2Z):235-236. 被引量:1
-
8汤敏.世界经济放缓与国际恐怖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2(2):42-46. 被引量:1
-
9朱作鑫.论引渡制度对国际恐怖主义适用的若干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93-96. 被引量:2
-
10李伟.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错位”[J].现代国际关系,2006(9):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