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主要有三种类型: 科举仕进、战争与贬谪宦游。迁徙使士族的地方代表性不断丧失, 亦使文学的地域风格不断弱化, 但却提升并丰富了移入区的文化。士族迁徙不仅影响个人及家族的荣枯兴衰, 而且表征出文学重心的潜转暗换及南北经济文化倾斜失衡格局的形成。
作者
李浩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5,共11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唐代文学
迁徙
士族
流动
地域风格
经济文化
代表性
宦游
贬谪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C912.8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谢元鲁.
唐五代移民入蜀考[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79-85.
被引量:11
2
吴松弟.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3):102-121.
被引量:11
3
费省.
论唐代的人口迁移[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4(3):49-88.
被引量:10
4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J]
.中国史研究,1996(2):51-64.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浩光,林道善.
广东省人口分布的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1):96-1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7
1
华扬.
人字栱曲脚化的考古学观察[J]
.形象史学,2022(2):135-161.
2
黎镜明.
北池南韵:作为江南文化符号的隋唐长安曲江池[J]
.唐史论丛,2023(2):330-345.
3
闫章虎.
传记生成与形象建构——以两《唐书·虞世南传》为中心[J]
.唐史论丛,2022(1):382-403.
4
梁华东.
隋唐五代时期皖南地区农业开发初步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103-115.
被引量:2
5
倪润安.
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J]
.考古与文物,2002(5):86-92.
被引量:6
6
张国刚.
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历史研究,2001(2):148-170.
被引量:23
7
牟发松.
魏晋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试析[J]
.历史教学问题,2005(1):4-9.
被引量:8
8
王素.
敦煌儒典与隋唐主流文化——兼谈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问题[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1):131-140.
被引量:7
9
王涛.
唐诗人口数字辨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4):137-140.
10
冯金忠.
幽州镇与唐代后期人口流动——以宗教活动为中心[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1):5-1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4
1
费省.
论唐代的人口迁移[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4(3):49-88.
被引量:10
2
陈尊祥,郭(耳分)生.
唐韦几墓志考[J]
.文博,1994(4):73-79.
被引量:3
3
陈引驰.
地域与中心:中国文学展开的空间观察[J]
.社会科学,2005(2):106-111.
被引量:5
4
王雪玲.
两《唐书》所见流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4):79-85.
被引量:22
5
李敬敏.
地域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和文学[J]
.文学评论,2002(4):74-75.
被引量:8
6
李浩.
地域空间与文学的古今演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72-75.
被引量:15
7
杨义.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J]
.文学评论,2005(3):5-22.
被引量:69
8
李浩.
大唐之音 和而不同——以唐代三大地域文学风貌为重心的考察[J]
.文学遗产,2005(4):35-44.
被引量:7
9
周晓琳.
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文学遗产,2006(1):13-15.
被引量:13
10
沈金浩.
“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蕴涵[J]
.中国社会科学,2007(1):157-16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
1
左鹏.
唐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1):93-101.
被引量:2
2
肖献军.
唐代客籍文人涉蛮诗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148-153.
3
肖献军.
近百年来地域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阴山学刊,2012,25(1):73-79.
被引量:2
4
张利亚.
唐代河西地区人口迁移对诗歌西传的影响——以敦煌诗歌写本为例[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36(6):129-134.
被引量:3
5
夏炎.
“北人”“南物”与唐后期南北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南贬北人间的礼物馈赠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4):115-12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米佳鑫.
关于中国古代疫病问题研究综述[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0(1).
2
王力平.
隋唐五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211-235.
被引量:1
3
李波.
王维桢地域意识在其文论思想中的反映[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3):140-144.
被引量:1
4
周青民.
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开放性思维[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76-79.
5
罗艳春,常建华.
传承与创新:2016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扫描[J]
.河北学刊,2017,37(5):40-45.
6
张利亚.
敦煌唐代诗歌写本研究述评[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5):101-106.
7
相明霏.
从唐代小说中的岭南书写看唐人的岭南印象[J]
.河池学院学报,2018,38(3):24-30.
8
刘沁.
河西走廊诗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丝路视野,2019(12):52-52.
9
凌逾.
论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互动[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4):109-120.
被引量:1
10
张平.
性别视角下的古器物“铃”探究--以《奁史》为中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37(1):88-92.
1
李克亮.
客舍梅水间,日久他乡即故乡[J]
.文化月刊,2016,0(4):7-7.
2
漆德琦.
古人退位明志联[J]
.开心(老年),2009,0(3):26-26.
3
力之.
文学自觉与骈文之兴起——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六[J]
.柳州师专学报,2001,16(3):1-5.
4
褚雪峰.
吏禅双隐的统一对王维诗的影响[J]
.魅力中国,2010,0(6X):118-119.
5
朱崇科.
鲁迅月薪多少?[J]
.科学与文化,2011(6):16-16.
6
耿林莽.
读许淇画[J]
.散文诗,2011(11):42-43.
7
张奕元.
张奕元的诗(组诗17首)[J]
.参花(下),2014,0(10):5-10.
8
张进军.
打造气韵生动个性鲜明的现代城市[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3):80-83.
9
玉时阶.
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与功能[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5):87-89.
被引量:5
10
阎立钦.
唯当金石交 可以贤达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7):44-45.
文学评论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