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乾隆《御制盛京赋》版本源流
被引量:
4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dition on Qianlong's Yu Zhi Shengjing Fu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本文就《御制盛京赋》的创作背景及内容作以简介,主要阐述它的版本源流情况,相关的名人和史实也穿插期间,试图理清《御制盛京赋》版本的传承脉络及特点。
作者
卢秀丽
机构地区
辽宁省图书馆
出处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6,共2页
Manchu Minority Research
关键词
乾隆帝
盛京赋
版本源流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1
屈六生.
故宫藏满文图书[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1):61-64.
被引量:6
2
翁连溪.
清宫武英殿刻书[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54-60.
被引量:11
3
李正宇.敦煌古代硬笔书法[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4
《后汉书·艺文志》.
5
《盛京典制备考》.
6
《清高宗实录》第三百二十五卷.
7
翁连溪.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北京:线装书局.2005.5
8
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4
9
清·高宗弘历.御制盛京赋.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刻本
10
印丽雅 金宝森.乾隆皇帝和他的《盛京赋》与十八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J].民族古籍,1996,(1):9-12.
引证文献
4
1
卢秀丽.
关于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清内府精写本的探究[J]
.图书馆,2008(3):121-123.
被引量:7
2
张万兴.
汉满三十二体篆书《御制盛京赋》的影响及其对中国书法史重构的启示[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92-96.
被引量:2
3
龙云.
钱德明法译《盛京赋》:版本、价值、证误[J]
.国际汉学,2021(4):169-178.
4
王岫庐.
乾隆《三清茶》的译介与影响[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1(2):186-19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万兴.
汉满三十二体篆书《御制盛京赋》的影响及其对中国书法史重构的启示[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92-96.
被引量:2
2
杨之峰.
明正统刻本《篆书金刚经》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73-75.
被引量:1
3
娄明辉.
古籍与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以辽宁省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6,38(4):14-15.
4
杨小梅.
《盛京赋》的价值及对沈阳地域文化研究的意义[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246-249.
5
张婷鹤.
论乾隆《盛京赋》的中外传播[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9(4):184-186.
被引量:1
6
潘务正.
正统观的艺术呈现--三十二体篆书乾隆御制《盛京赋》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4):81-91.
被引量:1
7
沈志佳,施懿超.
华盛顿大学珍藏之一:清乾隆十三年(1748)内府精写精校本《御制盛京赋》[J]
.天禄论丛,2017(1):69-74.
8
潘慧琼.
乾隆《成窑鸡缸歌》在19世纪英国的翻译与传播[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9):164-168.
9
潘慧琼.
乾隆皇帝御制诗在19世纪英国的译介[J]
.文化学刊,2023(8):170-173.
10
潘慧琼.
韦斯顿与19世纪中国诗歌的英译与传播[J]
.西部学刊,2023(20):160-164.
1
刘莲芳.
宋《郑荣墓志》疏考[J]
.文博,2010(2):24-27.
2
王连龙.
新见北魏《杨恩墓志》与华阴杨氏谱系补正[J]
.社会科学战线,2012(10):117-119.
3
李兴娟.
《清史稿·儒林传》研究综述[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11-112.
4
蔡璐娟.
《毛诗》两汉传承考[J]
.北方文学(下),2015,0(10):59-60.
5
田天.
因袭与调整:晚期方志中的分野叙述——以山东方志为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5(2):84-92.
被引量:3
6
龙泽江.
柳寨侗族村落文书调查及初步研究[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6(1):26-34.
被引量:2
7
胡毓骅.
对《名人故里绩溪·徽墨卷》的几点质疑[J]
.徽州社会科学,2008(4):34-36.
8
齐姜红.
魏晋南北朝孔府承爵问题研究[J]
.齐鲁学刊,2016(4):30-34.
被引量:1
9
毛小东.
法门寺《清乔公墓志铭》探析[J]
.文博,2009(4):59-62.
10
贺照田.
从殷海光晚年史学思想的转变看引社会科学治史思路的限度[J]
.开放时代,2003(2):52-68.
被引量:3
满族研究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