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4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regional planning in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出处
《小城镇建设》
2005年第4期14-16,共3页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二级参考文献6
-
1.这里有两点要说明.一是史密斯的原富论是要证明英国的以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比欧洲重农轻商好得多.二是西方经济学的作用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目的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虽然这也许会同时带来国泰民安,正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Z].,..
-
2.当然,也有人企图把城市的有机性和规划的变量简化,去适应系统工程的分析.但这种以事实迁就理论的做法往往使规划丧失说服力[Z].,..
-
3.至今仍有很多美国保守分子认为城市规划是社会主义的东西[Z].,..
-
4.有点像中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但在保证私产的绝对权利上常与公共利益对抗[Z].,..
-
5.内、外只是概念上的意义,不一定在空间上有区别.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处处与大自然交错,在时空上是很难分割的[Z].,..
-
6.这也反映了市场经济下私利竞争的意识,不同之处只是部门利益替代了个体利益而已[Z].,..
共引文献27
-
1马勇.城市存量规划视角下公众参与的功能重塑与路径优化[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2):52-64. 被引量:2
-
2陈宝兰.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13-15. 被引量:3
-
3朱云章,章瑞.刘易斯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行政论坛,2004,11(5):84-86. 被引量:1
-
4陈宝兰.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8):60-64.
-
5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中国建设信息,2005(09S):45-48. 被引量:2
-
6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6):2-10. 被引量:149
-
7戚冬瑾.谈二沙岛中心绿地的公平与效率[J].城市规划,2006,30(4):66-68.
-
8王建成.统筹城乡发展与构建和谐淮安[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2):58-61.
-
9刘丹.重庆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98-101. 被引量:4
-
10董志凯.近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3):57-6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3
-
1李建平.村庄整治应因地制宜[J].小城镇建设,2005,23(1):87-87. 被引量:4
-
2戴国斌.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5,23(3):86-87. 被引量:7
-
3江晓珊.农村养老新思路[J].发展研究,2005,22(6):88-89. 被引量:4
-
4李培德.加强村镇自建住宅的规划设计[J].住宅科技,1994,14(11):28-29. 被引量:1
-
5高潮.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 《小城镇建设》杂志报道[J].小城镇建设,2005,23(12):6-11. 被引量:1
-
6高潮.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河山再造的伟大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二)[J].小城镇建设,2005,23(12):39-43. 被引量:6
-
7张勤,李枫,徐辉,苏洁琼,卫琳.创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体制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6,30(1):9-12. 被引量:14
-
8张文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6,24(1):32-35. 被引量:3
-
9张树君.《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编制及要点[J].住宅科技,2007,27(8):1-5. 被引量:2
-
10黄金川.村镇规划浅议.决策探索,2000,(5):16-16.
引证文献4
-
1孔悉茹,张树生,刘卫东,毛长彬.新农村规划与新农居建设[J].住宅科技,2007,27(11):39-44. 被引量:2
-
2董仕君,姜乖妮,李春聚,孙晓璐.村镇规划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3):187-188. 被引量:4
-
3李复华.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探索及思考[J].广东建材,2009,32(7):354-357. 被引量:1
-
4孙安顺,马頔.浅谈美好乡村下的新农居规划与建设-以凤阳县黄湾乡新农居为例[J].城市建筑,2017,0(8):41-42.
二级引证文献7
-
1郭志霞.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探析[J].山西建筑,2010,36(14):7-8. 被引量:1
-
2梁小英.节点分析法在农村公路网规划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3(4):275-276.
-
3姜莉,张丽娜,索志林.黑河城镇化人口迁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10):46-47.
-
4沈汉和.刍议村镇规划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4,12(19):91-92.
-
5孙俊.探究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J].南方农机,2015,46(7):54-54. 被引量:12
-
6马頔,孙安顺.美好乡村新农居改造浅析——以黄山市谭家桥镇农居改造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17,0(9):413-414. 被引量:1
-
7陈贵东.探究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村镇设计规划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11):47-52.
-
1赵福春.谈新古典均衡理论和极化理论条件下的政策选择[J].经营管理者,2008(17):1-2.
-
2中国城乡关系出现新变化[J].中国乡镇企业,2003(8):61-61.
-
3贾秀梅.试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J].山西统计,2002(10):5-6.
-
4索洛.,А,徐云青.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与外围[J].世界经济译丛,1989,9(11):10-16.
-
5杨兆廷,赵继.河北省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立足于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区位优势[J].河北金融,2009(6):3-4. 被引量:2
-
6杨兆廷,赵继.从京津冀角度谈河北省自主创新[J].网络财富,2009(8):74-75. 被引量:2
-
7弋工.村支书的发展观[J].企业家天地,1999(12):43-43.
-
8高惠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23(3):70-72. 被引量:2
-
9张良,胡晓红.浅谈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建筑[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2):78-78.
-
10郭彦弘.对东南亚地区城市化问题的理解[J].城市规划,1985,9(2):1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