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25,共3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02
-
1马方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知识女性独身原因的再探讨[J].长白学刊,2008(3):131-134. 被引量:2
-
2刘登秀.清末女子教育特点简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78-80. 被引量:2
-
3梁怡.延安女子大学评介[J].抗日战争研究,1999(2):93-106. 被引量:9
-
4阎广芬.夹缝中求发展——中国近代女子义务教育的定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2):94-98. 被引量:1
-
5阎广芬.中国近代女子义务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3):61-68. 被引量:4
-
6畅引婷.中国近代知识女性与妇女解放[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85-91. 被引量:10
-
7何黎萍.试论近代中国妇女争取职业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历程[J].近代史研究,1998(2):214-235. 被引量:16
-
8张晓丽.《新青年》的女权思想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1998(4):110-112. 被引量:4
-
9黄新宪.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0(4):121-127. 被引量:15
-
10孙艳魁.留学史研究的新突破——《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评介[J].社会科学辑刊,1993(1):2-2. 被引量:1
-
1唐素玲.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以《论女学》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6):9-13. 被引量:1
-
2杨威.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过程简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3):230-230. 被引量:2
-
3杨德广.坚持"三个面向" 弘扬民族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2004(9):8-10. 被引量:2
-
4李艳丽.梁启超《论女学》之教育对象探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138-139.
-
5徐恩秀.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0(9):59-61.
-
6杨齐福.西方教育思想东渐与近代教育观的生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109-114. 被引量:1
-
7闻曙明,高雨.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东渐”路径分析[J].教育情报参考,2010(11):28-28.
-
8刘小红.论职业女性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J].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10(4):28-29.
-
9刘莹.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6):69-70.
-
10刘晓彬.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之我见[J].新余学院学报,1998,14(3):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