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年第4期88-89,共2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9
-
1李素芳.面对经济全球化更应强化爱国主义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7):9-14. 被引量:4
-
2宋飞.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党史博采(下),2009(1):46-47. 被引量:7
-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被引量:806
-
4王泽应.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8(2):1-7. 被引量:21
-
5张小枝,王泽应.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及其理论贡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3):55-65. 被引量:22
-
6余世锋.新时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3):75-77. 被引量:5
-
7刘勇秀.浅谈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绥化师专学报,2003,23(2):78-79. 被引量:3
-
8牛天喜.新时期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1):30-32. 被引量:3
-
9李红,邓泽球.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4):341-344.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33
-
1郭昕,白婧静.略论和谐校园构建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理论月刊,2009(1):186-188.
-
2白丽娜.论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09,0(6):103-104.
-
3韦秋杰,梁素琴.新世纪世界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J].传承,2008(18):52-53.
-
4邓涛.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与创新[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2):102-103. 被引量:2
-
5刘强.谈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5-125. 被引量:1
-
6吴霞,李尚敏.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8(24):57-57. 被引量:4
-
7郭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J].文学教育,2008(19):110-111. 被引量:11
-
8陈雯,吴进.谈新时期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引导[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93-94. 被引量:2
-
9蒲海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2009,29(3):71-73. 被引量:4
-
10刘贯军.《工程材料》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考与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4):64-66.
-
1袁爱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1):5-5.
-
2赖怀超.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分析与工作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1):171-173. 被引量:8
-
3彭桂兰.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7(10):24-24.
-
4温世萍.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的国情教育功能[J].历史教学问题,1992(2):33-35.
-
5于丽.实践“三个代表” 全面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11(2):5-5.
-
6戴建萍,李磊明.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与美育[J].晋阳学刊,2001(1):100-102.
-
7叶涛.在美术教育中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3(6):348-349.
-
8杨凯鹏.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四有”新人[J].山西政报,2001,0(21):38-38.
-
9任绍芳.坚持“四个统一” 强化素质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9(6):10-12.
-
10许泽林.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7,0(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