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5,共2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10
-
1赖李真.在作文修改中构建合理评价体系[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08S):26-27. 被引量:4
-
2董承理.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1):11-13. 被引量:8
-
3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
4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71181.htm.
-
5中华人民共和困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6叶黎明,郁夜琴.伪主体 伪生活 伪科学——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02(06)
-
7崔昕平.中美作文评价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08,28(4):58-59. 被引量:5
-
8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美国“6+1要素”作文评价指标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8(10):4-9. 被引量:16
-
9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美国“6+1要素”作文评价指标说起[J].中学语文教与学(下半月初中读本),2009(1):56-62. 被引量:2
-
10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J].语文学习,2015(7):8-12. 被引量:113
-
1李中彦.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作文评价研究综述[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7(4):38-39. 被引量:3
-
2杨云.人文融洽:高中作文评价的发展诉求[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5,0(7):1-1.
-
3史宝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评价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0(1):133-134.
-
4邱雯.高中语文教学作文评价探微[J].课外语文,2016,0(11):124-124. 被引量:1
-
5熊萍.高中语文作文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2015(10):48-48.
-
6朱小闯.文道融合:作文评价的社会诉求[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5(9):40-40.
-
7黄勋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作文评价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2(2):109-110.
-
8韩启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评价[J].商情,2014(9):214-214.
-
9吴振清,吕虹.谈识字教学中“字”“文”的融合[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7(1):84-85. 被引量:1
-
10朱浩瀚.物理教学与人文融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4):164-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