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方情结的召唤——对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主题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作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出发,分析其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两条主线所折射出来的福克纳对于旧南方爱恨交织的南方情结,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作者
钟尹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36-138,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南方情结
传统
希望
矛盾
斗争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1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小说鉴赏(上)[C].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
31
1
郭国旗.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叙事解读[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4,26(2):86-90.
被引量:8
2
刘国枝.
南方淑女情结与“百舌鸟之死”[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95-98.
被引量:13
3
魏玉杰.
“上帝与撒旦的冲突”——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主题分析[J]
.国外文学,1998(4):64-69.
被引量:41
4
肖明翰.
试论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0(4):97-102.
被引量:26
5
卜珍伟,江山.
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时间关系[J]
.外国文学研究,1982,4(1):61-63.
被引量:2
6
陈华.
福克纳的爱米丽[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90-93.
被引量:22
7
程锡麟.
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在哪里?——《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策略分析[J]
.外国文学评论,2005(3):67-73.
被引量:32
8
南宫梅芳.
自我和他者的冲撞——读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6):50-55.
被引量:10
9
江智利.
福克纳的乡土观念[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87-90.
被引量:4
10
张冬梅.
玫瑰的扭曲与凋零——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悲剧色彩[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79-8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李春燕.
试析《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社会价值[J]
.电影文学,2008(3):117-118.
被引量:1
2
黄桂平.
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4):81-85.
被引量:14
3
皇甫睿,聂巍.
寻找浪漫的玫瑰[J]
.学理论,2009(7):26-27.
被引量:1
4
徐瑞华.
论《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中的三重隐喻--以“头发”的象征为中心[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2,29(1):124-127.
5
吕莉.
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英文)[J]
.海外英语,2013(7X):185-18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杨淑丽.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性主义之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314-314.
被引量:4
2
苏红莲.
一朵悲情的玫瑰——解析爱米丽的悲剧人生及其根源[J]
.作家,2011(18):46-47.
3
毛莉珍,毕凤春.
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矛盾与冲突[J]
.作家,2010(10):38-39.
4
王利.
馨香的玫瑰,哀伤的挽歌——爱米丽人物悲剧的成因简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21-23.
5
张炳合.
谁夺走了爱米丽的“玫瑰”——试析爱米丽悲剧的一生及其根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31-33.
6
杨茜.
黑屋中独自绽放的“玫瑰”——从南方的社区意识与个人主义冲突解读爱米丽的反叛人生[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8-70.
被引量:1
7
崔丹,杨燕娟.
威廉·福克纳的女性神话——《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荷默之死”的盲点追踪[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24(6):72-76.
被引量:2
8
胡冰霞.
《黄色墙纸》中的女性哥特式艺术[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93-97.
被引量:1
9
柯欢欢,肖俊.
猫与女人——论《黄色墙纸》中的女性主义[J]
.人间,2015,0(33):5-5.
10
吴珂璐.
从马斯洛人本主义看《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J]
.文学教育(中),2016,0(7):56-57.
1
区林,何昌邑.
海明威与福克纳小说比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1):55-59.
被引量:2
2
孙建萍,李小刚.
浅谈《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南方女性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2X):36-37.
3
薛红宏.
致悲剧英雄爱米丽——重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106-107.
4
蔡凤鸣.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文体阐释[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7-52.
被引量:6
5
余小倩,朱振武.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1):54-57.
被引量:9
6
朱漱珍.
反叛与自我身份求证的一曲悲歌——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J]
.作家,2008,0(2):100-101.
7
陆世雄.
爱米丽悲剧成因探析[J]
.考试周刊,2009(35):23-24.
8
张咏梅,张红梅.
可怜又可悲的爱米丽——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人物心理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86-87.
9
王蓉.
《嘉莉妹妹》中的象征艺术[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8):129-131.
10
李贞慧,刘凤勇.
《傲慢与偏见》的叙事风格探析[J]
.作家,2008,0(6):112-112.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