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的思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引起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 对此, 学者们见仁见智。科学技术代表了一定的人类劳动, 是人类活劳动的凝结或物化; 科学技术劳动则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运用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创新性脑力劳动。因此, 二者对于价值创造而言, 意义是不同的。创造价值的不是凝结人类活劳动的科学技术, 而是科学技术劳动。
作者
靖国华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前沿》
2005年第5期26-28,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科技劳动
价值创造
分类号
C1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赵振华.对知识、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思考[J].理论动态,2001,(2).
2
吴易风.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J]
.当代经济研究,2001(10):12-23.
被引量:22
3
傅军胜.
全国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J]
.中国社会科学,1995(5):35-44.
被引量:34
4
陈享光.
论智力劳动、科学劳动与价值创造[J]
.经济评论,2002(4):10-12.
被引量:7
5
陈承红.新情况、新问题、新认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探讨[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2).
6
[8]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M].第52页,第190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M].第55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6卷下).第443-444页.
9
[1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6卷下)[M].第217,212,289-290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5卷,第16页.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52,190,555,556,424,58,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26卷(Ⅰ),4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6卷(下),212,217,212,2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
DuncanK.Foley.RecentDevelopments in theL aborTheory ofValue[]..1997
5
DuncanK.Foley.RecentDevelopments in theL aborTheory ofValue[]..1997
共引文献
56
1
曹惠平,王健.
90年代劳动价值伦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1996(3):45-51.
被引量:1
2
卞彬.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述评[J]
.探索,2002(2):85-89.
被引量:4
3
陈夷茁.
关于我国现阶段分配问题的几点思考[J]
.探索,2002(2):95-97.
4
钱小平.
实践是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客观依据——论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背离和复归[J]
.理论探讨,2001(5):44-46.
被引量:1
5
刘冠军,邢润川.
科学价值:“无人工厂”之利润的真正来源——一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角度的理解[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16-21.
被引量:16
6
徐小柏.
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29-31.
7
刘建武.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劳动价值论[J]
.人文杂志,2001(6):156-159.
被引量:1
8
张新,苗桂山,白琳,李建国,韩华.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上)[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10-19.
9
伍红建.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新思考[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41-44.
10
王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50年[J]
.思想战线,2005,31(6):27-3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建武.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劳动价值论[J]
.人文杂志,2001(6):156-159.
被引量:1
2
王世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3):34-35.
被引量:7
3
刘冠军.
科技创新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的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72-74.
被引量:9
4
马艳.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数理表达与创新[J]
.财经研究,2007,33(7):58-69.
被引量:5
5
彭腾.
近年我国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综述[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29-32.
被引量:7
6
[德]马克思(K·Marx),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7.
7
任志俊.
关于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99-101.
被引量:4
8
周新城.
剩余价值理论“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学习《资本论》有关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4-9.
被引量:5
9
高淑娟.
关于剩余价值一般与特殊的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3):55-60.
被引量:3
10
冯生.
科学技术的采用发展与价值创造理论新探[J]
.集宁师专学报,2002,24(3):63-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谢丹.
论剩余价值来源与分配[J]
.思想战线,2009,35(S1):45-47.
被引量:1
2
刘汗青.
剩余价值的界定——剩余劳动的支配形式[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7):126-1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森,谢文燕.
从剩余劳动理论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344-345.
2
李淇,秦海燕.
剩余价值理论视域下的人工智能研究[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1):83-85.
1
徐永祥.
科学技术在现时代的社会功能[J]
.社会科学,1991(11):2-6.
2
吴伯田.
论科技人才的基本素养[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5(1):73-79.
3
蒋学毛.
正确认识我国现时生产劳动的丰富内涵——兼论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创新[J]
.湖南社会科学,2002(z1):109-111.
4
时新.
智能价值—劳动价值的一种形态[J]
.晋阳学刊,1989(5):35-40.
5
张绍溥.
科技劳动的特点与按劳分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4(7):5-8.
被引量:2
6
黄平.
论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J]
.兰州学刊,2003(4):43-46.
被引量:1
7
甄云.
对有关科技劳动若干经济政策的探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4(7):37-39.
8
王晓.
关于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的浅析——对新型劳动的探索[J]
.前沿,2005(2):21-23.
被引量:1
9
罗林.
试论依靠人民群众和依靠科技进步的一致性——兼谈一般性的社会劳动和科技劳动[J]
.江苏社会科学,1991(2):70-72.
10
李树林.
試论科学产品价值及其主要規律[J]
.社会科学研究,1986(2):6-11.
前沿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