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0
1 池玉杰.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J] .林业科学,2005,41(2):136-140. 被引量:61
2 Kwang Ho Lee,Seung Gon Wi,Adya P. Singh,Yoon Soo Kim.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cayed wood and laccase produced by the brown-rot fungus Coniophora puteana[J] 2004,Journal of Wood Science(3):281~284
3 金重为,邰瓞生,尤纪雪,何文龙,张厚文.天然耐腐材有效抗菌成分的研究——Ⅱ.天然耐腐材在腐朽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4(2):60-67. 被引量:8
4 秦特夫.杉木和“三北”一号杨磨木木质素化学官能团特征的研究[J] .林业科学,1999,35(3):69-75. 被引量:44
5 王红利.茯苓的松蔸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1(4):52-53. 被引量:3
6 赵宾,周大林,张保贵,刘金凤,李金丰.河南省伏牛山区茯苓人工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91-91. 被引量:1
7 王伟平,周新伟,李根岳.茯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2014,22(2):102-103. 被引量:9
8 杨艳娟,陈光明,阮金华.茯苓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5,35(12):30-31. 被引量:5
9 王桂娟,王焕章.茯苓的高产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3(5):19-20. 被引量:10
10 金重为,邰瓞生,尤纪雪.天然耐腐木材的抗腐力及其在腐朽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J] .林业科学,1989,25(5):447-452.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8
1 李改云,黄安民,秦特夫,黄洛华.马尾松木材褐腐降解的红外光谱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8):2133-2136. 被引量:19
2 李海军,王海毅.马尾松腐朽材对其硫酸盐法制浆性能的影响[J] .纸和造纸,2010,29(11):10-13. 被引量:1
3 李权,王晓娴,林金国.基于XRD和FTIR的香樟木质部提取物处理材褐腐的光谱学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34(3):823-826. 被引量:4
4 薛晓明,吴显昆,陈云霞,南程慧.南方红豆杉和罗汉松的红外光谱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276-278. 被引量:6
5 葛晓雯,王立海,侯捷建,荣宾宾,岳小泉,张盛明.褐腐杨木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38(10):112-122. 被引量:15
6 刘常丽,胡引娣,徐雷.不同栽培模式茯苓药材中三萜类成分比较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1,35(5):11-14. 被引量:2
7 吴小莲,李清芸,陈孝丑,刘偲,齐文玉,林金国.黄枝润楠木材天然耐腐性及其腐朽前后特性变化的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22,42(3):49-54. 被引量:3
8 唐瑞丹,王文博,普天丽,杨培,顾雯,俞捷.茯苓栽培研究现状及绿色栽培新技术展望[J] .中国食用菌,2023,42(6):102-108. 被引量:2
1 和积飞,谭林彩.茯苓生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09(20):8-8.
2 何雅毅,付世贤,韩雄,王景华,刘万里.茯苓高产栽培技术[J] .汉中科技,2006(2):48-49. 被引量:1
3 吴丁善,田禾.玉米新品种名玉2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3(2):141-142.
4 杨茂胜,郑芳,吴丁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名玉20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1(8):63-64. 被引量:1
5 杨泽敏.茯苓栽培技术[J]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2(2):40-41. 被引量:1
6 熊志凡.猪苓室外露天人工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4(8):17-18. 被引量:3
7 费显龙,刘占辉,沙广义.灵芝的人工栽培[J] .适用技术之窗,1997(5):21-22.
8 孔凡真.茯苓高产栽培[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0(11):19-20.
9 刘育兴,叶翔.茯苓的人工栽培技术[J] .福建气象,2005(2):44-45.
10 马巾媛,丁丽芬,李维峰.树桩栽培茯苓的质量评价[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11S):8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