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突现出来。通过查阅国内近10年文献,表明中药不良反应原因主要在于剂量过大、长期用药、用法不当、药不对证等9大因素;其防范措施常采取控制剂量、辨证施治、依次炮制、合理配伍等方法, 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
李军
刘先琼
机构地区
广东药学院
湖北中医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8-349,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产生原因
防范措施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8
1
石进辉.
试论影响中药毒性的主要因素[J]
.新疆中医药,1996,14(3):40-42.
被引量:9
2
竺叶青.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4,66.
3
原思通.
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579-582.
被引量:48
4
高建,张平.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
.中医药研究,2000,16(5):61-62.
被引量:76
5
吴依娜.
提高对中药毒性反应的认识[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1):76-77.
被引量:4
6
张忠民.
浅谈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4):298-299.
被引量:2
7
周岱翰.从中药毒副作用探索中药现代化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1—04—09(3)版.
8
占永力 李秀英 饶向荣.中医药学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N].中围中医药报,2002—01—23(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袁惠南,王春仁.
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52-55.
被引量:59
2
唐镜波,王振纲.
80年代国内传统药毒副作用报道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1):689-691.
被引量:12
3
郭世民.
试论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与预防[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5):58-60.
被引量:17
4
石进辉.
试论影响中药毒性的主要因素[J]
.新疆中医药,1996,14(3):40-42.
被引量:9
5
竺叶青.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4,66.
6
河南省安阳市灯塔医院内二科.毛冬青注射液过敏反应1例报道[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4):232-232.
7
李钟.
几种常用补益中药的不良反应[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1):47-48.
被引量:24
8
吴伯平.必须重视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01).
9
岳凤先,汪芳.
中药中毒报道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2):114-117.
被引量:36
10
赵俊东.
中药不良反应因素及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J]
.光明中医,1998,13(4):5-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31
1
梅全喜.
普及中药安全性知识 提高医患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81-85.
被引量:8
2
何菊英.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77-178.
被引量:5
3
周践,郭代红,和培红.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其思考[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2(4):48-50.
4
王宴颖.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205-206.
5
项晓娟,全红.
浅谈非临床研究与ADR监测[J]
.中国药事,2004,18(8):479-480.
被引量:1
6
李宏,王艳梅.
临床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J]
.中国民间疗法,2004,12(8):64-65.
7
王亚南.
中药毒性之我见[J]
.河南中医,2004,24(12):6-9.
被引量:3
8
梁建成,黄义昆,张三平,韦曦,韦敏,骆泽宇,骆潇.
161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医学文选,2005,24(1):48-49.
被引量:39
9
仲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2例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6):39-40.
被引量:13
10
阎敏,李新中,尹桃.
3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100-1101.
被引量:74
同被引文献
43
1
杨博宇,杨立明,周淑红,张莹,常乐,金福花.
通过申报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311-1312.
被引量:7
2
杨博宇,杨立明.
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肾小管坏死的探讨[J]
.海南医学,2004,15(12):44-44.
被引量:9
3
郭慧玲,胡志方,胡律江.
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J]
.药品评价,2005,2(1):67-68.
被引量:11
4
程一帆,苟虹,刘道刚,王兵.
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看中药的不良反应[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5):302-303.
被引量:5
5
王孝敏,王丽芳.
对中药毒性反应及安全性问题的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54-456.
被引量:7
6
乐泳荣,刘明海.
谈非处方药的药品说明书与实际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72-573.
被引量:2
7
杜国安,王槐武,李京合,汪义兵.
中西药联用禁忌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8):808-809.
被引量:14
8
侯凤霞,李卫国,陈秀珍.
试论打假治劣净化医药环境[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26-927.
被引量:1
9
卢训丛.
中西药联用的基本原则[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37-937.
被引量:16
10
余淑芳,杨祚荣,李燕君.
药师应关注和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58-105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吕维红.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06,5(4):315-316.
被引量:28
2
杨立明,路来金,王冠军.
通过战胜SARS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31-1932.
被引量:21
3
万宏,潘斌斌,邓禄新,彭容,李庆丰.
中药不良反应的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0):72-74.
被引量:8
4
王相美,纪丽娜.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29):171-171.
被引量:2
5
唐妮,高静,吴晨曦,叶艳,吴霜,朱蓉,苟朝琴.
参芪鲫鱼药膳汤对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及肝脏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1):1134-113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钟世敬,王蒙.
药物不良反应321例报告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01-1302.
被引量:4
2
杨立明,华树成,谷贵山,牛冠男.
提高七年制医学生课堂基本检查教学质量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21-2122.
被引量:16
3
杨立明,崔春爱,路璐,路来金.
师生认真参加医疗成果奖评审共同提高临床研究质量的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391-2393.
被引量:7
4
杨立明,林虹,叶婉君,牛冠男,牛俊奇.
培养学生理解法律知识避免医疗纠纷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63-64.
被引量:12
5
杨立明,韩丹,焦秀兰,韩晓峰.
隐性课程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意义[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347-349.
被引量:8
6
杨博宇,傅耀文,吕洋,杨立明.
膀胱憩室膀胱颈硬化症尿潴留肾积水梗阻性肾病患者合并泌尿道感染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834-836.
被引量:9
7
杨立明,林虹,迟学芬,张玥,曲大为,王雪.
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英语视听教材的制作与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842-844.
被引量:9
8
杨博宇,艾清,于大汮,杨立明.
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084-1086.
被引量:11
9
杨博宇,刘一,吕洋,杨立明.
第一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37-1338.
被引量:4
10
杨立明,张舵,韩巍,张铭,薛赤.
在认真诊治门诊患者的同时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58-1359.
被引量:2
1
王若琪.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防范措施[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9):70-70.
被引量:5
2
陈恒昇,黄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44-45.
被引量:14
3
游书烟,王健,胡长庚,杨帅,胡艳艳,代彬蓉.
附子中毒反应1例[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91-91.
被引量:1
4
邓叶清.
从“六味地黄丸”看中医治疗的选方用药[J]
.中国社区医师,2013(37):20-20.
被引量:1
5
李宏.
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简述[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5):158-159.
6
潘登善.
有毒中药不良反应原因探析[J]
.江苏中医,1999,20(10):38-40.
被引量:3
7
彭雪兰,杨振平.
4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J]
.陕西中医,2013,34(1):83-84.
被引量:10
8
肖为民.
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04-7705.
9
杨响光.
经典名中药——首乌 用法不当反伤肝[J]
.大众健康,2011(5):67-67.
10
宁学洪.
中药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
.中国药师,2001,4(3):191-193.
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