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信访制度 创新我国解纷和救济机制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5年1月17日,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公布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信访制度怎样改革,其目标与走向如何等问题上引发了若干争论与思考。值此新《信访条例》正式实施之际,本刊在邀请权威人士解读新《信访条例》的同时,请有关专家学者就信访制度改革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对一个信访模式改革的案例进行点评。希望这些文章有助于加深广大读者对信访制度及其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作者
姜明安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Chinese Cadres Tribune
关键词
救济机制
制度创新
制度改革
信访制度
分类号
D632.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1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191
1
何海波.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刍议[J]
.中国法律评论,2014(1):63-68.
被引量:24
2
满静.
信访制度变革的法理学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5-27.
被引量:2
3
别红暄.
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功能[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7):13-15.
被引量:4
4
李昌凤.
转型时期农民涉法信访问题探析[J]
.社科纵横,2005,20(2):48-50.
被引量:3
5
刘学智.
司法解决涉诉信访纠纷的机制构建[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1):54-58.
被引量:1
6
何海波.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J]
.北大法律评论,2001,2(2):569-587.
被引量:32
7
林莉红.
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1999(1):41-49.
被引量:57
8
龙宗智,李常青.
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
.法学,1998(12):35-39.
被引量:148
9
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
.中外法学,1997,9(2):69-77.
被引量:245
10
陈端洪.
法律程序价值观[J]
.中外法学,1997,9(6):47-51.
被引量:101
引证文献
28
1
华春雷.
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3):54-57.
被引量:3
2
谢天长.
信访:过滤纠纷过程和压力机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55-158.
被引量:2
3
崔迪,杜铮.
涉法涉诉信访机构不作为及其监督[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3):197-198.
被引量:1
4
刘沛.
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体制的一些构想[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1):58-61.
被引量:7
5
易虹.
涉诉信访制度困境与解决机制的整合[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2):164-168.
被引量:19
6
贾宾.
新时期涉法涉诉信访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6):111-113.
被引量:3
7
蔡潇彬.
第三方机构: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出路[J]
.决策咨询,2011(1):79-82.
被引量:4
8
李颀.
从人权的角度审视我国的信访权及信访制度[J]
.法制与社会,2007(7):27-28.
被引量:3
9
臧豪杰.
以大信访思维破解信访难题——义马信访模式探究[J]
.桂海论丛,2011,27(5):73-77.
被引量:3
10
林华.
信访性质的溯源性追问[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15-30.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151
1
王聪.
作为诉源治理机制的行政调解:价值重塑与路径优化[J]
.行政法学研究,2021(5):55-66.
被引量:28
2
句华,初程程.
信访功能定位的探讨[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20(4):87-92.
被引量:2
3
耿玉基.
乡村矛盾的实质治理:以“三治融合”为阐释对象[J]
.河北法学,2021,39(11):155-170.
被引量:10
4
李佳润.
论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局限及改进——以“纪元案”为实证切入点[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4):97-98.
5
李辉.
行政复议法律适用的偏离与改进——基于县域行政复议中心的法律社会学研究[J]
.法律和政治科学,2022(2):177-211.
6
李成玲.
论日本行政复议中的“不当”审查[J]
.东南法学,2022(2):76-92.
被引量:3
7
邱志勇.
试论妥善处置群体性涉访事件的基本条件[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4):39-42.
8
刘学智.
司法解决涉诉信访纠纷的机制构建[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1):54-58.
被引量:1
9
李栋.
信访制度改革与统一《信访法》的制定[J]
.法学,2014(12):23-31.
被引量:26
10
刘璇.
农民信访保障问题研究——从权利视角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12):202-203.
被引量:1
1
王兆祥.
加强规范化建设做好新时期的办公室的工作——王兆祥同志在农行新疆分行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新疆城乡金融,2001(6):11-14.
2
张朝丽.
信访问题之调查报告[J]
.领导文萃,2011(5):7-9.
被引量:2
3
李干于.
社会主义审计本质的认识[J]
.审计研究,1986(6):30-34.
被引量:1
4
刘建华,章再书.
“三卡”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
.沿海经济(江苏),1999(8):26-26.
5
班文战.
我国信访制度救济功能的有效性问题[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90-91.
被引量:10
6
赵晓力.
谁更需要信访?[J]
.财经,2005(12):126-126.
被引量:6
7
叶陆政.
论信访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2(11):86-86.
被引量:1
8
卫睿博.
从救济功能错位看信访制度改革[J]
.活力,2011(1):58-59.
9
李晶.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转型发展[J]
.商,2015,0(20):228-228.
10
齐宇阔.
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J]
.商,2015,0(7):217-21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