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8,共3页
Theory Front
同被引文献30
-
1李子彪.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广东社会科学,2004(6):16-17. 被引量:8
-
2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4-8. 被引量:59
-
3青连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几个着力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4(5):8-9. 被引量:45
-
4吴怀友,苑晓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80-83. 被引量:3
-
5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5(1):46-53. 被引量:126
-
6王惠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1):1-2. 被引量:16
-
7李君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习与探索,2005(1):2-5. 被引量:8
-
8丁开杰.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53-57. 被引量:30
-
9马克.改革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J].人民论坛,2005(2):44-46. 被引量:6
-
10史卫民.决策民主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J].人民论坛,2005(2):47-4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
-
1黄钟仪,黄悦.试论“和谐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及其度量[J].探索,2006(5):124-127. 被引量:2
-
2叶勤.对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152-154. 被引量:8
-
3赵玉琳,常樵,李林君.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97-101.
-
4徐玲.历史的升华: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J].学术论坛,2007,30(12):49-52. 被引量:2
-
5付晓杰,王丽红.构建和谐社会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101-104. 被引量:1
-
6王汉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研究观点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2):5-11. 被引量:2
-
7彭文婷.关于和谐企业建设的几点认识[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10):9-9.
-
8刘琴.浅谈能源节约与实现中国梦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92-192.
-
9柴媛媛.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9):7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