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共2页
同被引文献33
-
1施经.京剧生产成本分析与要求[J].中国京剧,2006(5):10-11. 被引量:1
-
2徐世丕.中国演艺业五年改革发展透视[J].中国戏剧,2008(5):10-13. 被引量:4
-
3姜海宁,陆玉麒,吕国庆.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1):23-28. 被引量:143
-
4邹元江.梅兰芳的“表情”与“京剧精神”[J].文艺研究,2009(2):96-107. 被引量:31
-
5么波.三进温州城[J].中国京剧,2009(12):65-67. 被引量:1
-
6傅谨.“现实”如何重归当代戏剧[J].文艺争鸣,2010(3):33-37. 被引量:2
-
7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3):1-27. 被引量:39
-
8汪人元.京剧润腔研究[J].戏曲艺术,2011,32(3):1-11. 被引量:27
-
9吕和发,李红石.振兴京剧的市场战略[J].中国京剧,1993(3):54-55. 被引量:3
-
10沙赛红.对京剧艺术的社会调查与京剧文化产业化路径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4):14-16. 被引量:3
-
1郑岩.铫期的启迪——初睹裘盛戎先生之铫期[J].中国京剧,2014(1):22-23.
-
2陈景藩.程砚秋在潍坊一次感人的演出[J].中国京剧,2010(8):54-55.
-
3苗露.民国时期上海京剧市场的基本经营模式[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6):139-144. 被引量:2
-
4吕盛春.菊声剧社的三场好戏[J].中国京剧,2012(2):21-23.
-
5崔长武.京剧的市场“扮相”[J].中国京剧,2000(4):8-8.
-
6陈继刚.京剧市场探微[J].中国京剧,2002(3):6-7.
-
7么波.三进温州城[J].中国京剧,2009(12):65-67. 被引量:1
-
8胡文生.梨园的常青树——访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J].前进论坛,2005(2):37-39.
-
9齐灏.要在青年中开拓京剧市场[J].中国戏剧,1993,0(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