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大别高压-超高压带:不同地质时期的三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198,共2页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
1李朋武,高锐,管烨,李秋生.华北与西伯利亚地块碰撞时代的古地磁分析——兼论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构造起因[J].地球学报,2007,28(3):234-252. 被引量:19
-
2张忠义,吴淦国,宋明春,张达.苏鲁高压-超高压带的结构、变形特征及形成背景探讨[J].地球学报,2004,25(6):607-614. 被引量:1
-
3吉让寿,秦德余,高长林.古东秦岭洋关闭和华北与扬子两地块拼合[J].石油实验地质,1990,12(4):353-365. 被引量:40
-
4高伟,张戈.安徽巢湖北部中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探讨[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2,33(1):72-85. 被引量:5
-
5冯云鹤.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部分)富县组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层学杂志,2014,38(4):449-453. 被引量:3
-
6翟明国,从柏林.苏鲁-大别山变质带岩石大地构造学[J].中国科学(D辑),1996,26(3):258-264. 被引量:32
-
7薛怀民,刘福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0~2000米斜长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05,21(2):355-368. 被引量:13
-
8尹冰川,冉清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区域成矿演化[J].矿床地质,1997,16(3):235-242. 被引量:39
-
9张彦龙,赵旭晁,葛文春,张吉衡,高妍.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岩石学报,2010,26(12):3507-3520. 被引量:20
-
10马永强,王贵鹏,侯婷婷,王磊.大兴安岭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发现与意义[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4(9):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