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修复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种应用模式分析
被引量:
10
Analysis on Various Ecological Renovation Application Models in the Soil Conservation of Changting Coun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生态修复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几种应用模式。
作者
刘洪生
机构地区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关键词
水土治理
生态修复模式
长汀县
生态恢复型
生态重建型
福建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78
1
成自勇.
甘肃水土流失的灾害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27-30.
被引量:9
2
蒋芳市,黄炎和,钟炳林,岳辉.
不同治理措施对侵蚀红壤区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5):12-16.
被引量:11
3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
亚热带花岗岩侵蚀红壤的生态退化与恢复技术[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54-156.
被引量:29
4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赵同谦,彭廷柏.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4,24(9):1994-2002.
被引量:78
5
陈良.
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环境效应——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4):370-374.
被引量:11
6
孙希华,闫福江.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土壤,2004,36(5):516-521.
被引量:19
7
郁继华,杨秀玲,许耀照,张国斌.
NaCl胁迫对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光合速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5):554-556.
被引量:29
8
刘振奎.
滨海盐碱菜地防治盐碱技术[J]
.北方园艺,2005(1):28-29.
被引量:3
9
颜戊利,陈志澄,杨冰仪,毋福海,黄丽玫.
酸雨对苋菜中微量元素的影响[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9):61-64.
被引量:9
10
曾河水,岳辉.
长汀县以河田为中心的花岗岩强度水土流失区植被重建的主要模式[J]
.福建水土保持,2004,16(4):16-1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0
1
谢立亚,郑国相,王辅强,李广.
辽宁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措施体系[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6):372-375.
被引量:4
2
王业青,周青,张光生.
农业生态环境敏感性地域分布及整治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58-262.
被引量:2
3
沈素真,颜玉旋,施兰香,雷君儒.
花岗岩侵蚀地自然生态修复区域研究——以长汀根溪河流域为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6):81-84.
被引量:3
4
陈丽慧,陈志彪,陈志强,邹爱平.
根溪河小流域生态修复潜力评价[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3):98-102.
被引量:2
5
聂斌斌,蔡强国,张卓文,李国强,张文君.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2):363-371.
被引量:13
6
葛宏力,黄炎和,蒋芳市,林金石,彭绍云,李德成.
闽西红壤侵蚀区生态退化及恢复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3):16-20.
被引量:5
7
陈海滨,陈志彪.
侵蚀红壤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肥力效应评价——以朱溪小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5):81-86.
被引量:6
8
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钟珍梅,郑开斌,应朝阳.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
.山地学报,2014,32(2):141-149.
被引量:22
9
王海苍,林豫峰,蒋芳市.
不同治理措施对强度侵蚀恢复生态系统养分格局的影响[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26(2):4-11.
10
林敬兰,蒋芳市,林金石,陈文祥.
南方红壤丘陵强度侵蚀区不同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评价[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27(4):11-1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张宝军,熊东红,郭敏,董一帆,苏正安,杨丹,史亮涛.
干热河谷冲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和土壤水分关系研究[J]
.草业科学,2015,32(5):686-693.
被引量:19
2
刁占峰.
辽宁新宾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途径[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5):37-40.
被引量:3
3
骆亮明.
浅谈廖坊灌区生态建设发展[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0):76-77.
4
聂斌斌,蔡强国,綦俊谕,崔普伟,陈晓安.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研究综述[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4):114-120.
被引量:11
5
聂斌斌,蔡强国,张卓文,李国强,项宇.
基于GIS的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区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2):235-242.
被引量:10
6
屈晓婉,高照良,李永红,赵晶,蔡艳蓉.
不同治理措施对秦巴山区渣场土壤养分与植被恢复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87-91.
被引量:8
7
辜世贤.
藏东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86-89.
被引量:2
8
张海东,于东升,王宁,史学正,宋正姗,顾成军.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红壤有机质变化研究[J]
.土壤,2013,45(5):856-861.
被引量:12
9
张明阳,王克林,刘会玉,章春华,段亚锋.
基于遥感影像的桂西北喀斯特区植被碳储量及密度时空分异[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2):1545-1553.
被引量:13
10
董雪,王春燕,黄丽,谭文峰,胡红青.
侵蚀红壤腐殖酸组分特点及其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4,51(1):114-125.
被引量:16
1
晋京串,杨峰.
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
.运城学院学报,2005,23(2):78-79.
2
李银花.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
.山西水利,2006,22(5):35-35.
3
刘庆福.
治理水土流失应各方尽力[J]
.水利天地,1990(1):21-21.
4
吴满军.
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就及其效益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3):233-234.
5
拉玛.
浅析金沙江流域水土治理与生态保护[J]
.云南农村经济,2000(1):52-54.
6
荆岳荣.
关于合阳县水土治理成效与做法的探究[J]
.城市建筑,2015,0(35):321-321.
7
谢立亚,郑国相,王辅强,李广.
辽宁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措施体系[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6):372-375.
被引量:4
8
王长河.
浅析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和治理经验[J]
.内蒙古水利,2012(6):65-66.
9
孙培新.
新疆南疆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模式探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4):35-36.
被引量:2
10
张春娟,郭洋.
陕西省杨陵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以大寨镇官村流域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86-88.
被引量:1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