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文化原因浅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语言上的,又有文化上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迁移和文化偏见也是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
作者
张彦群
机构地区
黄淮学院
出处
《天中学刊》
2005年第3期97-102,共6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文化原因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张志公.
闲话语言[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2):64-68.
被引量:6
2
李铮.
祝贺季羡林教授八十寿辰 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
.群言,1991,0(10):38-38.
被引量:7
3
张彦群,辛长顺.
并列结构组成成分排序原则及原因初探[J]
.天中学刊,2002,17(4):69-73.
被引量:6
4
单少杰.
中国民风:家族意识的古今变奏曲[J]
.中国青年研究,1996(4):24-26.
被引量:4
5
胡文仲.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7(4):43-48.
被引量:13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炼强.
汉语语序的多面考察(上)[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36-43.
被引量:14
2
蒙培元.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J]
.哲学研究,1988(7):53-60.
被引量:69
3
戴浩一,叶蜚声.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
.当代语言学,1990(4):21-27.
被引量:163
4
廖秋忠.现代汉语并列名词性成分的顺序[J].中国语文,1992,(3).
5
张志公.现代汉语(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全国九所综合性大学"心理学"编写组.心理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148
1
谢晓明,王倩.
并列结构的语序异变类型及其制约因素[J]
.对外汉语研究,2018,0(1):110-118.
被引量:1
2
杨柳.
浅析利用语际语用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进行教学[J]
.科技信息,2009(1):603-604.
3
许晓洁,谭静.
文化定型及偏见——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因素[J]
.消费导刊,2010(7):231-231.
被引量:1
4
阮雯.
论英语口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4):141-144.
被引量:1
5
李志萍.
语言的文化承载与外语教学[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S1):133-137.
6
李宝贵,高玉娟.
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54-56.
被引量:26
7
杨春苑.
中美文化差异述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3):58-61.
被引量:18
8
王金娟.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3(4):89-92.
被引量:3
9
陈艳.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汉维双语教学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5).
10
于萍萍.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2):81-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蒋萍.
文化对教与学方式的影响[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22-124.
被引量:2
2
(美)谭恩美(AmyTan)著,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喜福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Tan,Amy.The Joy Luck Club,1989.
4
Tan Amy.The Joy Luck Club. . 1989
5
黄姝.
从电影《喜福会》中看英汉称谓语使用差异[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79-81.
被引量:1
6
许小红.
跨文化交际中的话题选择[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177-17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张燕飞.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浅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93-194.
被引量:1
2
温丽.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236-236.
3
焦圣华.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和汉语聊天话题的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J]
.海外英语,2013(16):243-24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矫福军,董明会.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4):59-61.
2
袁月,付明忠.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电影《喜福会》的主题解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3):200-201.
被引量:1
3
陈雪婷.
从《喜福会》中看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启示[J]
.才智,2018,0(1):206-207.
4
陶金姬.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电影《喜福会》的主题解析[J]
.校园英语,2014,0(36):253-254.
1
翟玉梅.
外来词发展原因浅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5):97-97.
2
陈琴.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障碍原因浅析[J]
.科教文汇,2011(17):135-136.
3
魏洪.
汉英数词的文化差异原因浅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2):111-112.
4
周光涛.
“支那”的贬义化及原因浅析[J]
.大江周刊(论坛),2010(4):53-54.
5
李顺佳.
影响翻译的原因浅析[J]
.神州,2014(18):116-116.
6
潘钧.
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3):19-23.
被引量:83
7
王京平.
中国人学德语难原因浅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9(1):51-53.
8
李娴.
古文字发展义化原因浅析[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32-35.
9
李伟红.
语用失误原因浅析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S):189-189.
10
肖隽逸.
外语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浅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84-185.
被引量:2
天中学刊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