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3
-
1海岩.《我不怕速朽》,《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5日.
-
2郭敬明.《我不是榜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29日.
-
3于沛选编,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同被引文献18
-
1王列生.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选择[J].文学评论,1995(4):77-85. 被引量:2
-
2殷国明.文化情结: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J].上海文学,1991,0(11):76-80. 被引量:1
-
3孟二冬.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41-50. 被引量:22
-
4栾栋.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J].中国文化研究,2002(4):125-135. 被引量:1
-
5阿列西.艾尔雅维奇,周正兵.当代生活与艺术之死:第二、第三和第一世界[J].学术月刊,2006,38(3):39-45. 被引量:8
-
6饶芄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2):40-44. 被引量:19
-
7周宪.文学与认同[J].文学评论,2006(6):5-13. 被引量:74
-
8包兆会.“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7(1):212-215. 被引量:3
-
9苏忱.中西方女性文学身份建构的比较研究[J].江淮论坛,2007(1):170-176. 被引量:6
-
10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J].文史哲,2007(2):159-166. 被引量:21
-
1禹权恒.批评的突围——关于谢有顺文学批评的几个问题[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53-55.
-
2於可训.主持人的话[J].小说评论,2007(6):45-46.
-
3俞世芬.新诗可能的未来——兼论批评的理念与姿态[J].当代文坛,2005(3):23-25.
-
4王童谣.“匕首”还是“手术刀”?——论王彬彬的学术批评[J].文艺争鸣,2015(6):143-146.
-
5王敏.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略论成仿吾的批评话语[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48-50.
-
6涂兰娟.郁达夫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姿态[J].许昌学院学报,2013,32(1):58-59.
-
7刘介民.“危机说”的谬误——兼驳斥比较研究的困惑、焦虑[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6(1):131-141.
-
8谭为宜.关于广西文学批评的现状和发展的一些意见[J].河池学院学报,2006,26(1):72-74.
-
9海飞.夏烈:难以界定的文学身份[J].南方文坛,2013(1):24-25.
-
10王素霞.与生命同行──评吴义勤《文学现场》的批评姿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24-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