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97
-
1黄宗智.资本主义农业还是现代小农经济?——中国克服“三农”问题的发展道路[J].开放时代,2021(3):32-46. 被引量:44
-
2刘东霞,赵庆海,毛洪涛.“非合作,无以图存”——关于梁漱溟乡村合作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反思[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1-44. 被引量:1
-
3农业部赴日本农协考察团,袁志军,栗倩云.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J].农村经营管理,2008(7):44-48. 被引量:5
-
4邱梦华.中国农民合作的历史变迁——兼论农民合作的分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3):101-105. 被引量:8
-
5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4-7. 被引量:137
-
6韩国明,王鹤,杨伟伟.农民合作行为:乡村公共空间的三种维度——以西北地区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微观考察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2(5):70-79. 被引量:21
-
7楼栋,黄博,孔祥智.企业家精神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6. 被引量:5
-
8苑鹏,潘劲.关于合作社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再认识——以色列合作社运动的反思[J].中国农村观察,1998(5):49-52. 被引量:14
-
9张晓山.中国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与合作社的基本原则[J].经济研究参考,1999(75):30-31. 被引量:2
-
10李学军.股份合作制及其立法规范[J].当代法学,1999,13(2):43-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2
-
1王果桃.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70-71.
-
2杨杰,周经.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约束因素分析——与日本和韩国的比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88-90.
-
3金海平.合作社性质的法律分析[J].河北法学,2007,25(9):99-103. 被引量:6
-
4马跃进.合作社的法律属性[J].法学研究,2007,29(6):31-43. 被引量:28
-
5裘丽娅,徐植.基于供销合作社现状的损益分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2):19-22.
-
6任大鹏,郭海霞.合作社制度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29(3):90-94. 被引量:80
-
7刘颖娴.对农民合作社及其产权安排的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72-73. 被引量:2
-
8储新民,李琪.我国农业合作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9):124-128. 被引量:5
-
9何秀荣.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4-16. 被引量:141
-
10胡跃高,何慧丽.兰考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43-5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34
-
1潘璐.村集体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一种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21(1):112-124. 被引量:65
-
2马洪波,曹佳俊.青海打造青藏高原绿色发展新高地的实践探索与对策建议[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6):105-111.
-
3李蕾,许传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13-24.
-
4肖双喜,徐玲,王艳荣,项宗东.乡村振兴中的农业技术路线选择探索——基于中美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2020,0(2):21-27.
-
5杨杰,周经.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约束因素分析——与日本和韩国的比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88-90.
-
6胡新艳,罗必良,王晓海,吕佳.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中国26个省份农户调查分析[J].财贸研究,2013,24(5):25-31. 被引量:18
-
7王利明,周友军.民法典创制中的中国民法学[J].中国法学,2008(1):127-146. 被引量:20
-
8朱大旗,何遐祥.中国经济法的立法突破与理论发展[J].法学家,2008(1):78-83. 被引量:4
-
9邵战林,尼合迈提.霍嘉,周莉荔.政府行为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37-40. 被引量:2
-
10晋入勤.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演绎[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4):49-54. 被引量:10
-
1孙素敏.山东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9):24-26. 被引量:1
-
2滕伯乐.1983年展评会开中国汽车展会之先河——中国汽车展会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专用汽车,2009(9):25-25.
-
3于启勋,张京英.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CIMT2005的刀具展评[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5(6):51-54.
-
4漆永新.我国钢铁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评述[J].冶金管理,2005(4):46-48.
-
5朱爱武.工会在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J].上海企业家,2007(4):10-12.
-
6周叔莲.一九九五年中国企业家队伍发展评述[J].经济管理,1996,22(2):37-39. 被引量:1
-
7彭景,纳鹏杰.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发展评述[J].财经界,2011(6):88-89. 被引量:1
-
8檀榕基.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发展评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9):154-157. 被引量:4
-
9韩福荣,王仕卿.品牌理论研究(1) 品牌理论发展评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9):4-6. 被引量:18
-
10王安耕,江志强.国内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评述[J].国外物资管理,1989(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