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合力作用
被引量:7
Joining Forces of the Courses of Ideology and Politic and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6,共2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8
-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2[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
3[3]刘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网络时代[N].光明日报,2003-01-23.
-
4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5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
6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2008(2):85-88. 被引量:68
-
7潘仁善.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刍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120-121. 被引量:11
-
8李莉.论宗教信仰影响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8-42. 被引量:5
-
9郭小香.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85-187. 被引量:21
-
10赵宗宝,卢亚君,王兆云.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6):103-10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7
-
1蒋燕玲.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02-104.
-
2郭小香.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85-187. 被引量:21
-
3孟宪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合力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89-93. 被引量:19
-
4朱莉.隐性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4):39-40. 被引量:1
-
5范玉朋.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52-53. 被引量:2
-
6丁敏晗.社会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引导对策[J].领导科学论坛,2019,0(5):93-96. 被引量:3
-
7于翔,包迪鸿,刘永杰,蔡文舢.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4):29-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7
-
1刘春丽,廖文秀.思政元素融入排球普修课程教学实践的路径研究[J].体育视野,2022(24):42-44.
-
2袁超.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干预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0):171-172. 被引量:2
-
3刘海燕.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价值探析[J].科教导刊,2014(11):54-56. 被引量:4
-
4刘梅敬.论美国学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12,27(1):153-155. 被引量:2
-
5龙春霞.网络视域下青年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3):47-49. 被引量:2
-
6沈德富.实现强军目标“三进入”的主题内涵与途径[J].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4,0(5):1-4.
-
7朱莉.隐性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4):39-40. 被引量:1
-
8李莉.隐性课程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6):55-56. 被引量:1
-
9杜蓓.利用宿舍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0):92-94. 被引量:3
-
10李光莉,赵兴宏.跨文化交际实践:内地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175-178. 被引量:2
-
1贺志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7(7):143-144.
-
2徐晓明.哲学社会科学课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0):193-195.
-
3王小云.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5(6):5-6. 被引量:20
-
4张红霞.文化多样化背景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12):32-34. 被引量:2
-
5杨经录.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J].教育评论,2011(6):72-74. 被引量:2
-
6李纪岩.在高校各类课堂教学中协同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3):56-60. 被引量:2
-
7采取有力措施 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访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4-6. 被引量:9
-
8韩帅.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论[J].考试周刊,2010(45):182-183.
-
9周明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及其对策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18-21. 被引量:5
-
10赵小平.浅谈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J].财讯,2016,0(35):6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