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印染助剂三十年回顾
被引量:
5
Progress of China textile auxiliaries for 30 year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助剂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开始发展,品种遍及漂、染、印、整,基本上满足纺织印染需要,但不论产量和品种数量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90年代,我国印染助剂产量大幅上升,品种亦愈趋齐全,有些品种的研究和开发逐渐缩短了与国外差距。随着纺织品与服装的高档化,对印染助剂质量与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国内助剂工业开发更多的新产品,以满足需求。
作者
陈荣圻
机构地区
上海纺织印染职工大学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4-49,共6页
China Dyeing and Finishing
关键词
印染助剂
历史
发展
分类号
TS190.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22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5
1
赵剑曦.
低聚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表面活性的突破[J]
.日用化学工业,2000,30(2):20-23.
被引量:51
2
陈荣圻.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J]
.印染,1999,25(3):31-34.
被引量:18
3
赵剑曦.
新一代表面活性剂:Geminis[J]
.化学进展,1999,11(4):348-357.
被引量:292
4
陈荣圻.
提高活性染料深浓色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J]
.印染,2004,30(7):20-22.
被引量:44
5
陈荣圻.
关于活性、分散染色牢度的几个热点问题探讨[J]
.印染,2004,30(3):39-43.
被引量:30
6
陈国雄.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现状和今后发展的一点看法[C]..江苏省印染助剂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6.1-21.
7
夏平.表面活性剂的新动向[M]..工业表面活性剂技术经济文集[C].辽宁:大连出版社,1999.449-458.
8
鹏博.
中国纺织助剂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上海染料,2002,30(4):12-15.
被引量:4
9
陈荣圻.
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与纺织印染助剂(Ⅱ)[J]
.印染助剂,2004,21(2):1-6.
被引量:18
10
崔励.洗涤产品用表面活性剂-ADPEDS[C]..表面活性剂经济文集[C].,2001.25-28.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陈荣圻.
竭染用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及其应用(一)[J]
.印染,1994,20(3):35-37.
被引量:3
2
李学刚,赵国玺.
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相分离[J]
.物理化学学报,1995,11(5):450-453.
被引量:20
3
朱步瑶 赵国玺.-[J].精细化工,1985,2(4):1-1.
4
宗棠.江苏省印染助剂第十三届年会资料汇编[M].,1997.4-6.
5
肖福魁.工业表面活性剂技术经济文集[M].辽宁:大连出版社,1998,4.98-103.
6
陈荣圻.上海印染学术年会论文集[M].,1994.20-24.
7
赵国尔.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75-82.
8
陈荣析.禁用染料及其代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251-255.
9
陈荣圻.禁用染料及其代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1-10,121.
10
梁梦兰.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422
1
蔡丽媛,吴景春,石芳,张淼鑫.
PC-4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与室内评价[J]
.化学工程师,2020(5):10-13.
2
叶志文,吕春绪,钱华.
两种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征[J]
.精细化工,2005,22(z1):137-139.
被引量:7
3
徐晓明,陈良坦,吴章锋,韩国彬.
联接基长度对Gemini表面活性剂流变性质的影响[J]
.化学通报,2004,67(6):444-448.
被引量:8
4
王婷,权衡.
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工艺研究与应用[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4):22-24.
被引量:5
5
范玉顺.
有关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几点建议[J]
.科技广场,2002(11):21-21.
被引量:1
6
黄桂珍,颜陈喜,郑向红,李志群.
提高活性特深色印花棉织物的色牢度[J]
.印染,2012,38(5):21-23.
被引量:5
7
李杰,王晶,陈巧梅,吴文祥.
新型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J]
.精细石油化工,2010,27(1):47-50.
被引量:2
8
李积祥,刘健,贾庆乐,范高飞,章冬冬.
分子膜在线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2):97-99.
9
闫欣,韩书华,侯万国,党文修,许军,于小娟.
模板法合成六方介孔SiO_2[J]
.应用化学,2004,21(9):946-949.
被引量:2
10
杨爱民.
如何选用活性染料染针织物[J]
.印染,2004,30(17):27-29.
同被引文献
111
1
章杰.
纺织助剂的新“绿色壁垒”[J]
.纺织导报,2004(5):84-92.
被引量:20
2
徐谷仓.
三十年来前处理的发展[J]
.印染,2005,31(9):13-14.
被引量:5
3
陈荣圻.
后整理剂的生态环保问题分析[J]
.印染助剂,2005,22(10):1-9.
被引量:13
4
章杰.
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发展动向[J]
.印染助剂,2005,22(11):1-6.
被引量:12
5
陈荣圻.
Gemini表面活性剂(一)[J]
.印染,2005,31(23):46-49.
被引量:12
6
陈荣圻.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生态环保问题评估[J]
.印染助剂,2006,23(4):1-6.
被引量:46
7
陈荣析.禁用染料及其代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251-255.
8
姚志纲,李干佐,董凤兰,等.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A]..2004表面活性剂技术经济文集[C].,2004.143-152.
9
纪俊玲.APEO的禁用及应对措施[J].纺织印染助剂信息,2005,(5/6):1-3.
10
应莉,杨栋梁,费浩鑫.
棉织物耐久压烫整理的昨天与今天(二)[J]
.印染,1997,23(1):39-4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陈荣圻.
印染助剂发展回顾和发展方向探讨(Ⅱ)[J]
.印染助剂,2006,23(8):1-9.
被引量:4
2
徐谷仓.
染整前处理工艺及助剂的技术进步[J]
.纺织科技进展,2006(4):1-4.
被引量:11
3
陈荣圻.
环保型印染助剂发展方向探讨(下)[J]
.染整技术,2006,28(9):29-33.
被引量:5
4
陈荣圻.
印染助剂发展回顾和方向探讨(四)[J]
.印染,2006,32(20):47-51.
被引量:11
5
钟维平.
丝光牛仔布清洁生产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8(5):168-169.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刘旭峰.
染整前处理绿色助剂及新型前处理工艺[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7,30(8):21-24.
被引量:6
2
韩金石,郑庆康,单巨川.
节能节水型印染助剂和设备的现状[J]
.纺织科技进展,2007(4):53-55.
被引量:2
3
王柏忠.
生态纺织品对印染生产技术的影响[J]
.丝绸,2007,44(10):28-30.
被引量:2
4
武美莲,罗来理.
染整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分析[J]
.江西科学,2008,26(2):315-318.
被引量:1
5
陈平,黄懋加.
涂料印花的生态环保问题探讨[J]
.染整技术,2008,30(9):18-22.
被引量:19
6
宋玉莹,吴雄英,白桦.
前处理助剂的生态问题及替代物[J]
.印染,2008,34(20):46-49.
被引量:3
7
孔令红,朱泉,郭玉良.
环保型染色载体BIP的制备及应用[J]
.印染,2008,34(24):5-7.
被引量:6
8
周峰,沈立.
现行纺织助剂禁用化学物质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8):241-241.
被引量:1
9
张焕忠,陈会清.
染助剂生态问题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7):49-49.
10
孔令红,刘玉勇,朱泉,郭玉良.
环保载体BIP实现涤纶低温可染性的研究[J]
.染料与染色,2009,46(2):35-38.
被引量:4
1
马时中,杨大千,朱仁雄,张学亮.
第四届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有关染整设备的评估[J]
.染整技术,1995,17(1):7-13.
2
金银河.
静电植绒[J]
.丝网印刷,2004(11):40-41.
被引量:3
3
王永顺.
真丝绸后处理砂洗技术[J]
.江苏丝绸,1994,0(3):41-42.
4
傅科杰.
纳米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J]
.宁波化工,2002(1):12-14.
5
开国,祝平.
1990年秋季全国纺织品交易会品种浅析[J]
.纺织导报,1990(22):6-7.
6
章杰.
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在新形势下的创新新途径[J]
.纺织导报,2010(11):37-44.
被引量:3
7
唐育民.
我国染料、助剂工业的现状及需要开发的部分新产品介绍[J]
.印染助剂,2005,22(2):1-4.
被引量:1
8
贺方明.
对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开发粘胶纤维原料的若干构想[J]
.人造纤维,1999,29(5):22-26.
9
哥伦比亚发展生丝生产[J]
.纺织导报,1989(8):16-16.
10
岑乐衍.
世界新染料、新助剂发展动向(下)[J]
.纺织导报,2003(3):70-74.
被引量:3
印染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