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建设
被引量:8
出处
《物理与工程》
2005年第2期10-14,17,共6页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49
-
1李茸侠.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1,14(1):69-70. 被引量:7
-
2刘润茹,韩也.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的新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4):95-96. 被引量:11
-
3佘守宪.谈谈“理为工之本,工为理之用”——在高工院校教物理、建物理系的历史经验和体会[J].物理与工程,2004,14(5):8-13. 被引量:3
-
4霍剑青,王晓蒲,杨旭,袁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思想与教学实践[J].物理与工程,2004,14(5):39-41. 被引量:19
-
5马世红.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J].物理实验,2004,24(11):28-33. 被引量:61
-
6胡其图,叶庆好,高景,赵铁松.致力高水平国家工科基础课教学基地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31-35. 被引量:6
-
7熊永红,任忠明,皮厚礼,唐超群,肖育英,张炯,龙长才.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物理实验,2005,25(2):28-30. 被引量:33
-
8顾 牡,毛骏健,吴於人,陈铭南.积极开拓、锐意进取,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同济大学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建设总结[J].物理与工程,2005,15(1):13-16. 被引量:10
-
9李潮锐.层次化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63-65. 被引量:13
-
10章新友.关于高校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68-69.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8
-
1宋贤征,竹有章.国内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调查[J].广西物理,2009,30(1):55-57. 被引量:11
-
2吴宗汉,钱锋,周雨青.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创建大学物理课程新体系[J].物理通报,2006,27(8):10-13. 被引量:14
-
3何丽,胡其图,张小灵.大学物理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物理与工程,2006,16(6):32-34. 被引量:2
-
4王云才.对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117-118. 被引量:9
-
5唐卫红,郑晓慧,张欣卉,李汉军,戴玲.军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25-127. 被引量:4
-
6张小灵,胡其图,周红,杨文明,邓晓.物理实验选课与管理系统在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96-100. 被引量:1
-
7吴荣.创新性物理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79-81. 被引量:10
-
8吴荣.材料物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13-11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62
-
1唐妍梅.一种新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演示器[J].广西物理,2009,30(2):55-56. 被引量:2
-
2孙维民,廉舒,王维,国安帮,赵褰.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S6):65-66.
-
3尹志会.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人船模型”试验的尝试[J].物理与工程,2007,17(5):58-59.
-
4王云才,韩国华.建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83-85. 被引量:4
-
5孙维民,廉舒,王维,国安帮,赵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08,21(4):99-101. 被引量:10
-
6冷雪松,王艳东,徐崇.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物理实验,2008,21(4):102-104. 被引量:4
-
7冷雪松,王艳东,高峰.探究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9,12(1):43-45. 被引量:9
-
8李传印.高校理科专业实验技能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12(3):3-5. 被引量:11
-
9刘海霞.物理实验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2-14. 被引量:29
-
10王海军,李凌云.Ejs在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93-96. 被引量:5
-
1建设现代化的工科基础化学教学体系——四川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报告[J].化工高等教育,2005,22(1):1-7. 被引量:1
-
2陈建平,范钦珊,邓宗白.从工科基础课程的特点出发开展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5):20-22. 被引量:36
-
3江泽佳.工科基础课程必须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30(2):77-78.
-
4高等工程教育第四次专题研究会在大连举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32(4):36-36.
-
5李祖贵.宜昌市召开初中语文第三轮新教材培训会[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995,0(9):46-46.
-
6苏丽敏,李晶红.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学生主体——浅谈“四步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2):18-18.
-
7陈国雄.义务教育小语中高年级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兼谈中年级段的训练[J].小学教学研究,1992(11):1-4.
-
8郑丽.对中学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6):97-97.
-
9四川联合大学诚聘留学人员[J].神州学人,1998(2):45-45.
-
10李泱.正确示范 巧妙引领——浅谈小学书法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7):63-6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