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3S”系统在环境监测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如何利用“3S”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构建环境监测网络课题,达到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
作者
周菁
机构地区
常州新北区环境监测站
出处
《大众科技》
2005年第5期82-84,共3页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环境监测网络
3S
应用
系统
生态环境监测
计算机网络
现代化
分类号
X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冯仲科,梁长秀,周科亮.
建立我国资源环境空间宏观监测与地面微观测量技术体系[J]
.测绘科学,2001,26(3):14-19.
被引量:3
2
冯仲科,游晓斌,任谊群.
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监测系统构想[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90-92.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冯仲科.
全站仪特殊功能应用精度分析[J]
.工程勘察,1995,23(5):60-62.
被引量:11
2
冯仲科.
全站仪的第三检测[J]
.工程勘察,1996,24(5):60-62.
被引量:1
3
冯仲科,测绘科学,1995年,3期,22页
4
冯仲科,有色金属,1995年,2期,6页
5
冯仲科,全站仪矿山自动测绘集成技术原理及应用,1997年,1期,24页
6
许兰霞,世界林业研究,2000年,13卷,2期,14页
7
韩熙春,面向21世纪的林业3S技术,1999年
8
冯仲科,测绘科学,1998年,4期,30页
9
倪永贵,张明海,冯仲科.
全站仪钢柱吊装实时测量系统建立与应用[J]
.工程勘察,1998,26(3):45-47.
被引量:4
10
冯仲科,梁长秀.
全站仪土方工程实时自动测算系统研究[J]
.有色金属,1999,51(2):1-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8
1
郭孟华.
格尔木林地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2):92-95.
被引量:7
2
苏显辉,李威.
林业数字化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初探[J]
.林业勘查设计,2007(1):70-72.
被引量:2
3
王武魁.
林业电子政务系统体系架构及相关问题初探[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S1):11-15.
被引量:3
4
李春干,谭必增.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4):40-45.
被引量:14
5
齐雁冰,常庆瑞.
高寒地区荒漠化动态监测技术构想[J]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44-46.
被引量:3
6
夏朝宗,熊利亚,杨为民,刘喜云.
石林县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与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3):24-29.
被引量:15
7
肖银松.
“3S”及抽样技术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2):60-64.
被引量:15
8
刘永霞,冯仲科,王小昆,韩光瞬.
基于DGPS的林业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4):192-194.
被引量:5
9
王雪,卫发兴,崔志新.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2005,18(2):44-47.
被引量:25
10
蔡学林,张志云,廖为明,谢新根,孙科辉,赵洪.
铜鼓县森林资源地理信息库的建立及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313-31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于镇华,黄朔.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S1):64-68.
被引量:13
2
杨焕军.生态监测的技术及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2):134.
3
吴海毓,王桥,王昌佐,万华伟.
遥感在大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4(1):48-49.
被引量:14
4
解红,刘建.
DTN技术在环境监测网络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73-12574.
被引量:1
5
郑淏,薛惠锋,李养养,杨伟伟,张佳音,王斐.
数据融合技术在环境监测网络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国环境监测,2018,34(5):144-15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孙婷婷.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92-93.
2
王玺.
数据融合技术在环境监测网络中的应用与思考[J]
.环境与发展,2019,31(1):136-1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修珩,浦凤.
对我国环境监测系统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措施[J]
.低碳世界,2019,9(7):30-31.
2
兰秀娟.
数据融合技术在环境监测网络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0,17(31):88-90.
被引量:1
1
祝意青,刘芳,梁伟锋.
玉树地震前后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变化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2012,33(6):109-109.
2
周文军.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基准站工程顺利通过验收[J]
.资源导刊,2009(7):52-52.
3
杜军英.
河南省唯一一个“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基准站”落户鹤壁[J]
.资源导刊,2008(5):50-50.
4
我国建成“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将应用于地震预测等科学研究[J]
.硅谷,2012(6):168-168.
5
刘卫国.
浅谈水文新仪器在流量测验中的应用[J]
.水能经济,2015,0(7):136-136.
6
薄万举.
GNSS垂向分量用于地壳动态形变的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2012,33(6):214-214.
7
邢乐林.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第3次绝对重力仪比对观测顺利完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5,35(4):665-665.
8
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选用Trimble GNSS 参考站[J]
.城市勘测,2009(2).
9
占伟,杨博,刘志广,梁洪宝,冯胜涛.
华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的空间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2012,33(6):225-225.
10
基于TEQC的陆态网络GPS基准站数据质量监控实现[J]
.中国科技成果,2016,0(15):42-43.
被引量:1
大众科技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