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现代化视野分析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Soci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z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世界现代化运动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时空背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践的历史反思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条件。20世纪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对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理论误读现象极为严重,其基本表现是脱离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现实,教条式地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70余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终失败,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上“空想”实验的典型例证。“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邓小平理论建设的中心。曲折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提供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条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克服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空想教条的束缚,再一次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真正开始了现实的科学探索征程。
作者 张丹华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美]吉尔波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 2[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苏东剧变之后的马克思主义[A].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