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引导和体制创新 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32,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7
-
1张喜梅 ,韩立新 .我国多科性大学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4):45-47. 被引量:14
-
2李元元.建设创新型大学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16-17. 被引量:15
-
3刘仁平.高等学校科技自主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43-44. 被引量:4
-
4李晓红.多科性大学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J].商业时代,2006(24):76-77. 被引量:1
-
5匡廷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生命科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世界科学,2001,23(7):5-7. 被引量:5
-
6林金桐.谈“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4. 被引量:2
-
7章琰.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制度选择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3(4):112-116. 被引量:18
-
1李志军.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学习与研究,2006(5):59-61.
-
2夏新年.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攀枝花学院学报,1998,17(3):20-23.
-
3华淑华.知识产业的界定及其在上海产业结构中的位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71-75.
-
4魏宏森,刘长洪.信息高速公路产生的社会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5):42-47. 被引量:25
-
5本刊编辑部,胡静,罗晓庆.“她”经济[J].中国西部,2014(38):62-65.
-
6柴伟.创意无限,产业无限[J].浙江经济,2008(10):39-39.
-
7赵秀英.积极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5(2):69-71.
-
8高兆忠.日本的第三产业和职业学校[J].经济问题,1985(12):52-55.
-
9高秀艳.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升级问题探析[J].理论界,2004(5):243-244. 被引量:9
-
10陈国英.运用税收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J].税务研究,1990(4):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