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1,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5
-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1994年版..
-
2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著 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与文化世界》[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P91.
-
3约书亚·梅罗维茨著 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
-
4[美]戴安娜·克兰著 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译林出版社,2001.p36.
-
5【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马克·法克勒金·B·罗特佐尔凯西.《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M].华夏出版社,2004(3).P104.
同被引文献11
-
1赵新林.从边缘新闻的主流化看公众新闻的审美特性[J].新闻界,2005(4):117-118. 被引量:2
-
2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J].视听界,2004(1):5-7. 被引量:64
-
3陈力丹.报业改革面临的问题[J].当代传播,2004(5):4-8. 被引量:7
-
4孟祥棣.“边缘新闻”利弊谈[J].记者摇篮,2005(4):57-57. 被引量:1
-
5查国伟.都市报能否续写财富神话?[J].传媒,2005(9):4-10. 被引量:3
-
6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经济界,2006(1):35-42. 被引量:36
-
7林晖.受众·公民·消费者[J].新闻大学,2001(1):5-8. 被引量:9
-
8喻国明.媒体市场的三大趋势 价格效用递减 主流人群受宠 “三化”成为时尚[J].新闻与写作,2001(5):1-2. 被引量:6
-
9俞虹.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6):1-4. 被引量:28
-
10侯迎忠,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55-57. 被引量:77
-
1薛维君.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经济学社会学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8,16(2):48-52. 被引量:2
-
2晓亮.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3,17(1):29-32. 被引量:4
-
3何玉宏.当前中国贫富分化的社会学思考[J].学术论坛,1997(2):63-65. 被引量:2
-
4曹立.迈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J].理论视野,2013(11):1-1.
-
5唐小芹.论邓小平的特区建设思想[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4):62-64.
-
6汉青之.创新的价值起源[J].新经济导刊,2010(7):50-51. 被引量:1
-
7陈健平,高岩,王江华.《资本论》的社会学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165-166.
-
8张洪祥.关于贫富悬殊的社会学思考[J].淮阴师专学报,1995,17(2):89-90.
-
9熊斗寅.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学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1994,0(3):1-6. 被引量:5
-
10孙翠琪.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社会学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93-9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