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儒家的“乡愿”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儒家对伪善的深恶痛绝后面的思想基础是人性本善,即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诛心”而将伪善从内心深处根除干净;康德虽然也痛恨伪善,但很注意对人性的理解保持低调的谦虚,认为人不可能由自己的力量清除伪善,人的伪善表演是很正常的事,应当抱一种宽容的态度;却又并不陷入悲观,而是相信可以在历史进程中通过“天意”从这种根本恶中锻炼出善来。相形之下,儒家对伪善的理解表面看来显得更为天真质朴一些,但实际上却埋藏有老谋深算的政治实用目的,即把人心变成一种可以用外在的手段加以“诛灭”的对象使一切人无逃于道德政治体制的天罗地网。康德的观点却由于把人心收藏和保护在“自在之物”的无法窥探的密室中,使人不因其本性的恶劣而丧失人格的自由独立,而总能够从这口深不可测的井里汲取道德的源头活水。
作者 邓晓芒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3,共2页 Academic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