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预测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
被引量:18
出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78,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基金
北京市科技项目(H010210330113 )
卫生部属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资助(20011014)
同被引文献123
-
1黄伟光,韦建瑞,吴同果,陈思伟,孙爱华,梅克治.冠心病病人N端前脑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13(5):337-339. 被引量:14
-
2尹海波,孙欣,尹健军.血清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近况[J].黑龙江医学,2004,28(7):522-524. 被引量:9
-
3陈文强,张运,张梅,季晓平,丁士芳,陈玉国,李贵双,李大庆,苏海军.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斑块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3):1062-1065. 被引量:38
-
4赵敏,王钢,何军.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9):824-825. 被引量:10
-
5苗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4,44(22):44-45. 被引量:16
-
6郭永炼,吴统健,孙林渥,包炳辉,邱温珠.急性酒精中毒者血液红细胞参数的研究[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1):28-29. 被引量:20
-
7叶雄伟,于小妹,王强,毕其华.急性心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梗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1):13-15. 被引量:14
-
8聂海,祝之明,闫振成,倪银星,赵志钢,张刚,杨华.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113-1117. 被引量:62
-
9赵水平,邓平,李江,许竹梅,吴洁,周宏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塞来昔布治疗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5):424-424. 被引量:2
-
10刘萍,红岩.血脂异常与冠心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65-26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8
-
1陈金玉,周珊,张晓梅,王苏建.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15):56-56.
-
2孙静,胡小怀,李上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BNP、SAA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48-50. 被引量:7
-
3陈秋通,孙华锋,林曼娜,方楚芬,曾宪杰.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J].广东医学,2005,26(8):1116-1117.
-
4秦玲,赵学忠,张志国,薛建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5):799-801. 被引量:15
-
5万凤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6):766-767. 被引量:1
-
6高颖,沙根德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8):757-757.
-
7王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200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8,32(7):515-516.
-
8李政宁,黄英华.急性乙醇中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2):253-254. 被引量:1
-
9陈艺丹,唐召力.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190-191.
-
10吕炜俊.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hsCRP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160-1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8
-
1唐郡.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3):20-21.
-
2王素香.氧化应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J].中国卒中杂志,2008,3(3):192-194. 被引量:2
-
3秦玲,杨萍,张家颖,吴广恒,雷宇,郭明.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7):783-786. 被引量:1
-
4王智慧,李淑梅,邢玥.雷帕霉素洗脱Cypher支架和裸支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4):694-697. 被引量:1
-
5崔建华,孟晓萍,李淑梅,王永维,孟君,郝冰.乙酰半胱氨酸抑制巨噬细胞诱导的泡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5):797-800. 被引量:4
-
6郝冰,孟晓萍,杨东华,王莉,郭昊.普罗布可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2的抑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3):559-561. 被引量:15
-
7林泽鹏,张志伟,张荣奎,舒平春,吴仕琴.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单用及合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6):481-483.
-
8林泽鹏,张志伟,张荣奎,舒平春,吴仕琴.瑞舒伐他汀对轻度胆固醇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3):588-590. 被引量:11
-
9张志伟,林泽鹏.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3):1605-1609. 被引量:10
-
10李骥,王松,高宇.茯苓配合有氧运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2):53-57. 被引量:6
-
1秦勤,屈大展,赵炳让,程景新.脂蛋白(a)浓度变化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意义[J].天津医药,1997,25(6):330-333. 被引量:2
-
2李云,杨鹏,王丽晔,刘秀荣,于青,侯国盛,李东贤,吴寿岭.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血糖变化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5):364-366. 被引量:2
-
3李昌义,金炜.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表达变化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再发心绞痛的危险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4):345-350. 被引量:6
-
4许峂嵘,刘文明.超敏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4):23-25.
-
5王谦,孙淑玉,展凤霞,张建业,王立水.尿液Ⅳ型胶原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J].山东医药,2005,45(25):5-6. 被引量:11
-
6于瑞英,姜红岩,李贵华,李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0,39(2):121-122.
-
7赵树玲.肝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农村卫生,2013,5(4):60-60. 被引量:2
-
8钮美娥,胡秀英,聂锦山,陈卫昌.早期红细胞压积、血糖变化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07,33(12):1202-1203. 被引量:3
-
9黄贵奇,李德栋,罗理宁,王俊谊,颜程光.老年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预测前降支阻塞的部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1):1167-1170.
-
10于瑞娜,秦石成,张瑞芳,王学清.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变化80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2):335-337.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