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科学配置检察权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科学配置检察权的具体要求 从语义上讲,"科学配置检察权"中的"科学",是指符合科学规律的、合理的[1].而关于法律制度的"合理"的理解,一般认为,一项法律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主要在于其是否合乎规律和可行.[2].因此,科学配置检察权至少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符合检察权配置的一般规律,二是符合检察制度生存和运行其中的客观实际.
作者
王守安
机构地区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法律专题研究处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6S期16-17,共2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科学配置
检察权
法律制度
科学规律
一般规律
客观实际
检察制度
合理性
可行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F32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57.
2
[台]黄东熊.中外检察制度之比较[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100.131.88.
3
[英]爱德华.英国检察总长[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96.
4
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3.
5
.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64
1
王金玲.
论幽默语言的特征与技巧[J]
.外语学刊,2002(3):58-63.
被引量:68
2
魏传光.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J]
.探索,2004(5):109-112.
3
黄丹.
英汉俚俗语的语言文化共性[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450-452.
被引量:4
4
王景斌.
论公共利益之界定——一个公法学基石性范畴的法理学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1):129-137.
被引量:87
5
郭峰,肖新学.
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1):86-88.
被引量:2
6
周佑勇,王青斌.
论行政规划[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100-104.
被引量:23
7
刘津慧.
绑架罪罪质特征之我见[J]
.河北法学,2002,20(B11):121-124.
被引量:2
8
李福杰.
高等教育本质研究述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90-92.
被引量:5
9
张骏翚.
智愚说对先秦儒家人道观的消解及其文化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9-102.
10
品洁,宋乃庆.
论教学幽默的本质与特点[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5):26-30.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4
1
赫泉龄.
公共权力的结构特征及其效率[J]
.行政与法,2004(7):34-36.
被引量:2
2
徐益初.
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若干理论思考[J]
.人民检察,2004(12):17-20.
被引量:11
3
吴丹红.
欧盟检察制度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
.人民检察,2005(02S):12-14.
被引量:6
4
冯景合.
法律监督权,能否与检察权兼容——从法治的角度对中国检察权的反思(中)[J]
.中国检察官,2006(8):28-30.
被引量:4
5
宣章良,胡薇薇.
检察权配置的博弈分析[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6):142-147.
被引量:3
6
赵新,姚西翠.
现行检察权配置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完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15(1):53-59.
被引量:6
7
王晓苏.《关于我国当代检察权法理定位及权能配置模式的思考》,载孙谦,张智辉主编.《检察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
本书课题组编著.《外国司法体制若干问题概述》,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9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的定位及其权力配置》,载刘佑生,石少侠主编.《规范执法:检察权的独立行使与制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10
尹吉.《我国检察机关行政法律监督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编.《检察学理论体系研讨会论文集》,第254页.
引证文献
4
1
郭方力,杨秀春.
司法与检察权的探讨[J]
.管理观察,2008(22):18-20.
2
林明枢.
从权力结构要素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配置[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1):38-43.
被引量:5
3
徐汉明.
我国检察职权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J]
.人民检察,2010(3):10-16.
被引量:3
4
杨肖月.
我国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混合问题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2):101-10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宋聚荣,王兴安.
检察权的拓展与让渡——基于权力本质的分析[J]
.中国司法,2008(11):102-105.
被引量:1
2
戴小明,汪燕.
社区矫正的特别法律监督制度探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5):102-107.
被引量:2
3
卢希.
论检察机关诉讼职权和监督职权的优化配置[J]
.人民检察,2011(21):10-14.
被引量:2
4
邓洪涛,王华英.
当前诉讼监督的难点、原因和对策建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5):83-83.
5
杨冰.
强制性侦查措施法律监督机制之完善——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15条谈起[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4):62-64.
被引量:1
6
王昌奎,喻磊.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职能论——兼与陈卫东教授商榷[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16(6):107-117.
被引量:4
7
张耘.
检察办案职权内部配置的优化完善[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0(4):115-116.
8
张薰尹.
检察建议的谱系脉络及分类发展构想[J]
.政治与法律,2024(3):56-68.
被引量:3
1
王守安.
检察权的科学配置[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3):12-17.
被引量:10
2
种松志.
论权力模式与检察权的关系[J]
.人民检察,2008(3):37-40.
被引量:4
3
检察委员会理论研究征文启事[J]
.人民检察,2010(1):87-87.
4
曹志瑜.
从我国检察权的性质看司法权的核心主旨:一种基于历史溯源与文本考据的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2):149-152.
被引量:2
5
陈永康.
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思考——以海北州检察机关检委会工作为视角[J]
.青海检察,2009(1):24-26.
6
樊荣庆.
完善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构想[J]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4):67-69.
被引量:3
7
吴聿名.
拓展农村法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J]
.人民检察,2009(15):36-36.
8
梁洪,陈彬.
广西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研究基地[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5):38-38.
9
王戬.
不同权力结构模式下的检察权[J]
.学海,2008(4):169-173.
被引量:3
10
刘方.
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特点[J]
.中国司法,2008(11):106-107.
被引量:3
人民检察
2005年 第06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