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川省情》
2005年第1期26-27,共2页
Data Inside
同被引文献10
-
1李治邦.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5(7):112-114. 被引量:11
-
2李娇萍,邢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析[J].唐都学刊,2005,21(4):74-77. 被引量:4
-
3柳百萍.发展乡村旅游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新选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500-504. 被引量:18
-
4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4[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2-23,45,252.
-
5《大英年鉴》编辑部.1997~2001大英年鉴[Z].2002.
-
6大英县河边镇人民政府.河边镇志1986~1999.2000.
-
7唐剑.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和谐发展[EB/OL].(2006-07-17)[2006-08-03]www.sczy.Gov.cn/2006/7-17/12295483865.html/2006-8-3.
-
8陈国阶.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战略思维[J].山地学报,2001,19(4):339-343. 被引量:22
-
9王瑞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思路[J].理论探索,2004(1):64-67. 被引量:12
-
10刘甲朋,尹兴宽,杨兵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4(1):32-36.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2
-
1罗怀良,张梅,张小娟,王睿,黄晓旭,李娟.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制约分析——以四川省沐川县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2):263-272. 被引量:2
-
2罗怀良,张开,陈浩.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与川中丘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以沐川县和安岳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6):156-164. 被引量:3
-
1任全辉,杨中义.遂宁市的劳务输出[J].财经科学,1986(5):46-48.
-
2杨卫宇.买方市场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2,22(6):122-124.
-
3李合蕊.浅谈青海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1(8):78-78.
-
4樊继达.韩国做法[J].资本市场,2012(10):25-26.
-
5曾薇.新型化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J].新疆农垦经济,2005(9):41-43. 被引量:4
-
6制约我国经济较快成长的因素增加[J].武汉宣传,2012(7):58-58.
-
7王松青.中部地区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全国商情,2009(20):3-4.
-
8温丹丹.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J].广西经济,2014,33(6):50-51.
-
9张书军.论四川东部丘陵山区特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6):26-28. 被引量:2
-
10罗增斌.打造成渝新兴增长极 探索区域发展新路径[J].当代县域经济,2017(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