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法哲学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及其良性濡化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以自己科学的唯物史观创造了一个强大的运动,而其壮美的唯物史观却源自于一个法哲学理念———“市民社会产生法”。中国一个世纪的由被迫至主动,由“外发型”至“内发型”的法制现代化历程证明———法制现代化的重心在社会,而非法律本身。新世纪之初,我们更应该学习马克思的一些原生的本质的东西,使其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迈向良性濡化。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罗素.《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1年..
  • 2吕世伦.《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修订版[M].法律出版社,2001年..
  •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2节[M].商务印书馆,1995年..
  • 4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M].,.第10页.
  • 5愈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
  • 6公丕祥.《论法制现代化的标准》[A].李楯主编.《法律社会学》[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 7潘大松.《中国近代以来法律文化发展考察》[A].李楯主编.《法律社会学》[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 8梁治平.《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A].李楯主编.《法律社会学》[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2页.
  • 9闵冬潮.《Gender(社会性别)在中国的旅行片段》[J].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4,.
  • 10韦恩·莫里森.《法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