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建立联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指出了这种联盟不仅可以提高竞争力、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而且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作者
王建秋
机构地区
温州大学
出处
《科技创业月刊》
2005年第6期15-16,共2页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学城
联盟
建设
高校图书馆
资源共享
协同发展
竞争力
分类号
F407.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3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1
林倩青.
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选择[J]
.津图学刊,2004(4):29-31.
被引量:24
2
戴龙基,张红扬.
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3):36-39.
被引量:372
3
万荣花.
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的质量控制[J]
.图书馆论坛,2004,24(4):90-9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曹毅,张帆.
提高机读目录数据质量的途径[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9,17(2):54-55.
被引量:7
2
[12]http://www.calis.edu.cn
3
James J. Kopp, Library Consort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ast, the Present, the Promise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998(3).
4
Ke H,Chang R.Sharing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Consortium on Core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Taiwan[]..1999
5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Third Edition[]..1993
6
Williams D E.Living in a Cooperative World: Meeting Local Needs Through OhioLINK[]..1999
7
富平.
中文机读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J]
.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1):12-17.
被引量:22
8
戴龙基,张红扬.
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3):36-39.
被引量:372
9
许旭.
国产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及国内外比较研究[J]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3):34-36.
被引量:11
10
黄长伟.
浅谈书目数据库的质量控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5):74-75.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393
1
李英,林志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情况与建议[J]
.图书馆界,2022(4):79-82.
被引量:1
2
林思瑶.
图书馆联盟研究可视化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20(S01):259-262.
3
王丽华.
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综述[J]
.图书与情报,2008(2):29-33.
被引量:27
4
肖勇.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学中的移植现象综论[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6):2-8.
被引量:16
5
陈晓斌,陈晓山.
高等院校校园网与信息资源共享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06,4(35):208-209.
被引量:3
6
徐娜.
图书馆多形态联盟与图书馆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4):44-47.
被引量:1
7
吴会松.
可爱又实用de ALZiP压缩软件[J]
.办公自动化,2006(18):61-61.
8
万荣花.
我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经验谈[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S1):132-134.
被引量:9
9
赵东.
论图书馆联盟[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S1):2-10.
被引量:8
10
万锋.
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 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S1):19-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1
1
陈越.
常州大学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9(8):31-33.
被引量:4
2
骆小婷.
关于广州大学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J]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5):34-36.
被引量:12
3
蒋丽艳.
图书馆联盟有效实施的博弈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8):40-43.
被引量:8
4
王林,崔海兰.
略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建设[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5):14-15.
被引量:17
5
袁欣.
分流与整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选择[J]
.高教探索,2004(4):40-42.
被引量:7
6
刘波涛.
关于建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构想[J]
.图书馆学研究,2005(1):54-56.
被引量:18
7
陈青.
“大学城”图书馆建设新构想[J]
.图书馆学刊,2005,27(1):31-32.
被引量:2
8
江新.
浅探常州大学城数字图书馆的共建模式[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2):57-59.
被引量:6
9
董志刚,范艳芬.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要[J]
.图书馆学刊,2005,27(3):10-11.
被引量:15
10
沈光亮.
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的构建[J]
.图书馆学刊,2005,27(3):42-4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胡臻,刘萍,伍利,李勇文.
图书馆联盟有效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J]
.管理观察,2008(21):54-55.
被引量:1
2
卓毓荣.
关于广州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6):33-34.
被引量:4
3
颜务林,李亚芬.
大学园区图书馆运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为例[J]
.新世纪图书馆,2006(6):64-66.
被引量:9
4
吴志强.
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读者意见调查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07,27(4):84-87.
被引量:10
5
胡臻,李龙.
基子博弈论的图书馆联盟资金筹集[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8-9.
被引量:4
6
白杨.
数字环境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共建共享[J]
.图书馆学刊,2009,31(4):74-7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张惠琴.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障碍与对策研究——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报告[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S2):62-65.
被引量:1
2
陈茁新.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延伸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S2):167-169.
被引量:4
3
赵苹.
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构建设想[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2):54-57.
被引量:6
4
王文英.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4):74-77.
被引量:4
5
刘星星.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以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盟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6):50-52.
被引量:22
6
顾健.
中美大学、公共联合图书馆的案例比较[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7):62-67.
被引量:2
7
卓毓荣.
广州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思考[J]
.情报探索,2006(11):47-48.
被引量:3
8
范乔真.
构建广州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要素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0):40-41.
被引量:1
9
沈红梅.
同区域小型图书馆共享联盟的计算机实现[J]
.图书馆论坛,2008,28(4):63-66.
被引量:1
10
许珍儿.
福建师大图书馆读者服务调查报告[J]
.现代情报,2008,28(11):143-145.
被引量:7
1
沈寓实.
云时代的产业变革和中国云联盟建设[J]
.中国科技产业,2014(1):58-58.
2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J]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0(1):94-94.
3
曹健林.
国内装备企业需加强刨新联盟建设[J]
.国际技术贸易,2008(4):35-38.
4
毛春霞.
大学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理念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5):49-50.
5
刘玉忠.
河南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创新科技,2015,15(3):17-19.
被引量:1
6
巫才林.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的跨国经营[J]
.魅力中国,2010,0(6X):30-30.
被引量:1
7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联盟工作掠影[J]
.小学科学,2016(4).
8
贺正楚,潘红玉.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03-110.
被引量:176
9
声音[J]
.甘肃农业,2016(1).
10
张凌.
国内装备企业需加强创新联盟建设——专访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J]
.中国军转民,2008(6):42-44.
科技创业月刊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