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伪造罪系列问题研究 被引量:2

A Study of Forgery and Its Series Issu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立法论上说,区分伪造、变造并没有必要;有形伪造和无形伪造,都构成伪造;单位应该成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所有的伪造罪都不应要求出于特定的目的或者意图;伪造罪的法益是公共信用;复印件不是伪造罪的对象;省略文书、记号应解释为印章;负责人的私章有时也需要和公章同样保护。 Legislatively speaking, it's not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forgery and alteration. Both tangible and invisible counterfeit constitute forgery and uni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crime, which doesn't need special intents or purposes. The law benefit of the crime is public credit. Duplicated documents are not the objects of the crime. Omitted writs and marks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seal. Personal seals of the persons in charge should also be protected as official seals.
作者 陈洪兵 葛军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 燕山大学
出处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2-35,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People‘s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伪造 问题研究 复印件 负责人 立法 区分 主体 forgery constitute number of the crim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4

  • 1[英]J·W·塞西尔·特纳著 王国庆 李启家译.《肯尼刑法原理》[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84页.
  • 2[日]木村龟二 顾肖荣译.《刑法学词典》[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49页.第350页以下.第327页.
  • 3《各国刑法汇编》(下册).台湾司法通讯社,1981年版,第2006-2007页.
  • 4[日]大谷实.《刑法各论》(下).成文堂,1982年版,第443页,第428页.
  • 5王振兴.《刑法分册实用》(第二册).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07页,第192页.
  • 6甘添贵.《伪造文书罪之本质与文书之概念》.载蔡墩铭主编.《刑法分则论文选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288页.
  • 7[日]町野朔.《犯罪各论的现在》.有斐阁,1996年版,第315页,第310页,第213页.
  • 8《日本刑法典》第160条,第157条.
  • 9陈朴生.《刑法各论》.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版,第152~153页,第153页.
  • 10林山田.《刑法特论》(中).台湾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593页.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