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戏文》
2005年第3期15-16,共2页
同被引文献30
-
1吴迪.叙事学分析:样板戏电影的机制/模式/代码与功能[J].当代电影,2001(4):69-73. 被引量:13
-
2刘宁.样板戏——古典主义的复活——文革主流艺术个案分析[J].戏曲艺术,2003,24(2):26-30. 被引量:9
-
3张泽伦.京剧音乐的里程碑──论“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成就[J].人民音乐,1998(11):22-25. 被引量:8
-
4仪平策.样板戏审美效应与传统戏曲改革[J].理论学刊,1998(1):117-120. 被引量:6
-
5刘艳.“样板戏”观众与乌托邦文化[J].艺术百家,1996,12(3):20-27. 被引量:7
-
6李祥林.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对“样板戏”女角塑造的检讨反思[J].四川戏剧,1998(4):18-22. 被引量:4
-
7汪人元.失败的模式——京剧“样板戏”音乐评析[J].戏曲艺术,1997,18(2):48-55. 被引量:5
-
8李列.超本文的叙事与话语——重读“ 样板戏”[J].红河学院学报,1995(3):6-10. 被引量:1
-
9阎立峰.“京剧姓京”与“新程式”——对样板戏的深层解读[J].戏剧艺术,2004(3):36-43. 被引量:5
-
10江腊生,虞新胜.论样板戏中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虚构本质[J].学术论坛,2004,27(6):116-120. 被引量:6
-
1翟建农.“样板戏电影”的兴衰──“文革电影”:20世纪特殊的文化现象(一)[J].当代电影,1995(2):37-43. 被引量:9
-
2陈媛.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的传播效果[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9):97-98. 被引量:1
-
3刘一凡,江沂.“样板戏电影”拍摄回头看(上)[J].档案春秋,2005(10):12-18. 被引量:3
-
4王睿.以《杜鹃山》为例浅析样板戏电影的创作[J].戏剧之家,2014(6):219-220. 被引量:1
-
5邵茹波.“样板戏”电影中的长镜头[J].电影艺术,2003(5):124-125. 被引量:1
-
6刘克甜.电影与戏剧的融合与差异——浅谈二者时代环境下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6(1):129-130.
-
7弘石.“文革电影”备忘录[J].文化月刊,1994,0(1):41-45.
-
8罗唐进.“文革电影”风云录[J].读书文摘,2016(2):71-73.
-
9肖静,王晓萍.以《沙家浜》为例浅析样板戏的发展历程[J].电影评介,2010(12):112-112. 被引量:1
-
10裴磊,苑菲,董立娟.新中国电影声音:火红旋律(1950——1976年)中的技术系统演进与观众的认知[J].戏剧之家,2012(2):67-6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