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楞调》的音乐发展手法特点
出处
《戏文》
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
二级参考文献3
-
1.〈旋律学学科建设刍议〉《草原艺坛》[J]Ⅱ[A]..《赵宋光文集》Ⅱ[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第244至256页.
-
2.〈旋律形态结构"12维剖析法"的实证探索〉[A]..《赵宋光文集》Ⅱ[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第257至273页.
-
3赵宋光.1964:《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M].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
1张雁.再谈《包楞调》[J].青年文学家,2011,0(1X):106-107.
-
2陈瞳.山东民歌《包楞调》浅析[J].大舞台,2013(11):41-42. 被引量:4
-
3李采真.浅谈山东民歌《包楞调》[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3):179-179. 被引量:1
-
4谭冉.山东民歌《包楞调》的美学意义与演唱技巧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86-87. 被引量:6
-
5马骊骊.关于中国民歌“三度创作”的思考——以山东民歌《包楞调》为例[J].黄河之声,2010,0(12):32-33. 被引量:1
-
6张雁.《包楞调》的历史渊源及发展传承探究[J].音乐创作,2013(4):142-143. 被引量:2
-
7秦吉良书画艺术[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6):67-67.
-
8李振坤国画精品选[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2):2-2.
-
9霍楷.基于美学意义下的招贴表现力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1X):51-51.
-
10黄明,赵升书.桑桐的二首序曲和声手法特点[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2):43-45.
;